指責,只會把對方推向對立面

3月的某一天,我有些不滿地對着小朋友說:“你這學期作業都沒有很早做完過,都是磨蹭到很晚,這可不如上個學期啊!”

小朋友一下子不高興了,立馬反駁:“你光看我做的不好的!”

看他這個反應,我仔細一想:

是啊,他說的對,明明開學第一週他就每天卯足勁早點把作業寫完,好去踢球的;明明他做了很多努力,是後來作業太多了,他有些煩躁才拖延了。

我選擇性忽略了他做得好的那些時候/方面,把他做得不符合我預期的這個點放大了。

我一不留神就指責他,那麼輕易就脫口而出。

該反省的是我,不是他,他的反駁,自有他的理由。而這反駁也恰到好處地點醒了我:要多看他做得好的地方,及時鼓勵。

指責,最常見的結果就是,引起衝突。

原因在於,指責發生的同時,就把本來可以一起解決問題的雙方,變成了立場不同的對立面。

這指責,只是情緒發泄,不光於事無補,還會把事情弄得更糟,並且這也不是面對問題、解決問題的正確態度。

正確態度應該是:出現了**問題,我們要做些什麼才能避免更壞的結果?

大概春節前,小朋友因爲拿到讀繪本得到的獎金,買了新樂高,特別開心,就興沖沖地自己新定了個目標,想再賺點零花錢買玩具。

我欣然答應了。

可是很快就發現小傢伙找那些很熟悉的、簡單的繪本,一天讀二三十本,爲的是早點拿到錢,當時我狠狠地批評過他一頓,指責他投機取巧,讓他以後選更高難度的來讀纔算數。

先生也站我這邊,一起“討伐”。

聽着我倆怒氣衝衝的數落,他臉上本來掛着的笑容漸漸凝固,臉漲得通紅,後來委屈得默默流眼淚。

其實,那是我沒設置好規則造成的,不能怪小朋友鑽空子啊!

當然,這是我後來才意識到的一點。可大人的面子、傲慢、自以爲是,讓我沒有再詳細地跟孩子談過這個事情。

直到今天收到老師發在羣裏的作業點評,我才知道自己那次的做法大大損害了孩子讀繪本的積極性,很是懊悔:

那次批評之後,他對掙我的錢沒什麼興趣了——讀繪本的頻次和主動性都明顯降低。

老師在教育孩子方面很有經驗,她認爲:

“閱讀過程中對難度的把握非常重要。高於孩子能力的書不但會影響孩子的閱讀興趣,還可能讓孩子逃避閱讀、逃避英語。在具體操作上,以興趣等級和難度等級爲參考,興趣等級永遠選擇適合年齡的。另外,閱讀時家長的及時幫助是很必要的。如果和孩子一起讀,可以讀適當難點的書,或者稍具一點挑戰性的;如果孩子自己讀,則要選擇低二至三個難度級別或者更低一點的。讀難度稍微低一點的書,對掌握 Phonics、提高閱讀流利性和速度都很有幫助。”

現在看來,那次的指責真是太糟糕了!

那指責,直接給孩子造成了很大的困擾,打擊了他的閱讀興趣,並且把他推向我們兩個大人的對立面,他拿我們沒辦法,又不能表達自己內心的想法,只好自己傷心哭泣。

《了不起的蓋茨比》裏有一句話說,當你想指責別人時,要知道不是任何人都有你那麼優越的條件。

我想說的是,當想指責孩子時,想想可以和孩子一起做些什麼讓事情變好;當想指責某個人時,可以想想是什麼原因讓ta這樣做的,自己處於對方的境地,是否就一定比對方做得更好。

少一些指責,多一些共情,多一些共贏,或許能避免很多衝突,融洽很多關係。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