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有书: 牛津通识读本:全球经济史


——· 关于本书 ·——

《牛津通识读本:全球经济史》将全世界当作一个有机的整体,为我们梳理了全球各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历程。读过之后就能够明白,我们的世界为什么会呈现出今天的经济格局,有的国家先发展,有的国家后发展;有的国家贫穷,有的国家富有的原因。

——· 关于作者 ·——

《牛津通识读本:全球经济史》是牛津大学教授罗伯特•C•艾伦专门为大众编撰的一本短小精悍的经济史,罗伯特•C•艾伦带领工作团队搜集全世界各个历史时期的经济数据,力求精准又简明扼要地描述出全球的经济变迁历程。

——· 本书金句 ·——

1. 经济学家采取一种不考虑时间因素的经济发展理论来探究“原因”,而经济史学家则在历史变迁的动态发展过程中来寻找答案。

2. 高工资促使企业家进行技术创新,他们发明了珍妮纺纱机、水力纺纱机、“骡机”等等,来取代昂贵的劳动力。工业革命就是这样在英国兴起的。

3. 在地广人稀的北美洲,殖民者见到的土著人依然采取刀耕火种的原始农耕方式;但在这里,西班牙人见到了密集的人口、庞大的城市、发达的农业、像欧洲一样等级鲜明的政治和宗教组织,还有大量的黄金白银。

4. 这个“大推进”模式的特点就是利用政府的力量,采取计划的机制,推行重化工业的优先发展,使经济增长速度达到年均增长6%的水平,以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 核心内容 ·——

一、在16至18世纪,英国是如何领先于全世界的?

1.欧洲的原始积累

欧洲经济的崛起,最初得益于15世纪的第一次全球化。这个时候的欧洲人成了最精明的商人,他们开始到处倒贩货物。

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之后,欧洲各国都到美洲抢占殖民地,美洲大陆成了欧洲人的原材料掠夺对象以及销售市场。

在这种贸易往来的过程中,欧洲人实现了原始的财富积累,同时也推动了欧洲的制造业发展。

2.英国的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之所以能够发生在英国,最核心的原因在于英国有着丰富的煤矿资源,英国的能源是最廉价的。

所以英国人先后发明了纺纱机、蒸汽机等工业机械。这反过来又促使英国的生产力水平进一步提高,到19世纪初,英国已经成为“世界工厂”,全世界出口的绝大部分商品都来自英国。

当然,除了廉价的能源优势,当时英国政府的制度政策也为英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保障。

3.欧洲各国的标准化发展模式

欧洲其他各个国家,在蒸汽机不断改进之后,也开始紧追英国的步伐,加快工业化脚步。

欧洲各国普遍采取一种标准化的发展模式,来追赶英国的经济发展。他们废除内部税制,并且改善国内交通,以此促进国内的贸易市场,同时征收外部关税,避免国外商品进入本国市场,以此保护本国的工业发展。此外他们成立银行,为工业发展提供资金保障。最后,各国也建立起大众教育,加快科学技术的应用和创造。

二、在19世纪,美国是如何迅速崛起,后来居上的?

1.印度的殖民地发展

英国在工业革命之后,由于其他欧洲国家提高关税,保护自己的工业发展,英国产品无法进入欧洲市场。

印度受英国政府统治,无法提高关税,任由英国商品进入印度市场,使得印度本土的制造业毫无竞争力,只能放弃发展制造业,转而发展农业。因此,印度出现了一种“去工业化”的倒退现象。

2.美国的殖民地发展

同样作为英国的殖民地,美国能够得到良好的经济发展,其根本原因在于,英国人到达美洲这块新大陆时,美国境内的土著人口非常少,地广人稀的美国就像一张白纸,任由英国人建造。

于是英国人直接就带来了最先进的技术和社会制度,美国慢慢就成了英国的翻版。

在地理位置方面,相比较南美洲,美国所处的北美洲距离欧洲更近,这也为美国与欧洲的贸易往来提供了便利条件。

由于当地的土著人数量很少,英国政府几乎不用担心被土著人推翻统治,殖民者可以在美国推行大众教育,美国很快成为读写能力普及率最高的国家,这又为后来的技术进步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直到18世纪后半叶,美国脱离了英国政府的统治,在后来的工业革命进程中,也跟随欧洲各国进行标准化发展模式。到19世纪中期,美国商品在国际上的市场份额已经超过英国,成为新的世界霸主。

3.南美洲的殖民地发展

与美国所在的北美洲不同,当西班牙人到达南美洲时,南美洲已经有比较成熟且富庶的城市以及等级社会制度,人口也比美国所在的北美洲多得多。

于是西班牙开始大量掠夺南美洲的既有财富,同时为了防止土著人的反抗,并不推行任何教育普及,况且南美洲的地理位置距离欧洲较远,也不利于发展出口贸易,南美洲就这样错过了经济发展的快车。

三、在20世纪,亚洲国家是如何实现快速发展的?

1.日本经济发展历程

在19世纪,日本被迫与欧洲国家签订一系列条约之后,开始寻求富国强兵之路,引进西方的机器设备发展本国经济。

但西方的技术都是通过提高资本来节省劳动力的,属于资本密集型技术,而在日本,劳动力是廉价的,资本和土地更加昂贵。日本人积极采取了一系列改进措施,使西方的技术能够适应本国的国情。

20世纪初,日本已经建立起了自己的冶金和化学工业,取得了一定的发展成效,但日本对廉价劳动力的使用,使得国民工资水平无法提高。

二战结束之后,日本不再因为劳动力廉价而去调整技术,转而采取一种“大推进”式的发展来追赶西方。大规模地采用最先进的资本密集型技术,建立起一种高工资体系,大量投资建造工厂,大规模生产钢铁。同时,大力发展国内的造船、汽车、建筑行业,来消费这些生产出的钢铁,最终成就了日本辉煌的汽车工业。

2.中国的经济崛起

中国从建国后,大体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一个是计划经济时期,一个是改革开放时期。虽然从数据上来看,中国的经济崛起是从改革开放开始的,但作者认为,计划经济时期所打下的良好基础也是中国经济增长的必要因素。

而我们今天的中国,虽然很多人都在说“人口红利”正在消失,但从作者“高工资体系才能推动技术发展”的理论来看,“人口红利”消失将要推动的,未尝不是“技术红利”的到来。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