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蔽的角落》觀後感

傑夫貝佐斯曾言:"有一天你會明白,善良比聰明更難。聰明是一種天賦,而善良是一種選擇。"

也不記得多久了。我看完《我們與惡的距離》已經有一段時間了,那劇情中犯罪心理並沒有言明。於是我觀看了《隱蔽的角落》,從小到大去看一個人變化的心路歷程。

初看《隱蔽的角落》一兩集,只感壓抑,讓我一度想棄劇。而兩位大小主人公(我認爲是這樣)的感覺是,張東昇壓抑,朱朝陽陰鬱。

小孩子總是天真的,嚴良充滿着無畏的正義感,但莽撞衝動。普普善良聰慧,但體弱。朱朝陽壓抑,智商高。孩子們的身上有正義的一面,善良勇敢,從警告殺人犯就可以看出。也有無知和無力的一面,跟殺人犯合作,跟人借錢(數額巨大),送人禮物(差點成了小偷)等行爲,都可以看出。

一開始,朱朝陽給普普和嚴良開了門,收留並提供喫喝,我想這是善良戰勝了恐懼(母親的責罵),這段時間是他們最開心的時候。自從他們遇到殺人犯這件事,一切的演化都超出了他們的控制。

朱朝陽的孤僻與不善言談,跟我最初認爲破碎的家庭還是比較相似,他渴望融入集體,渴望被接納,一方面安靜怯懦,我這裏用’悶’這個詞來概括,後來才明白,這種悶原來是與母親變態的教育有關,對,我這裏用了”變態”或者”瘋狂”,一個內心極度壓抑的母親,纔會教出如此壓抑的孩子。

孩子們在一起的時光總是短暫而美好的;隨着事件的發展,家庭的刺激,先是敲詐勒索張東昇,後是少年宮朱晶晶墜樓,再是親眼目睹母親在景區被圍觀,父親因爲不相信而偷偷錄音(小孩子的內心是多麼的失落)。朱朝陽逐漸變得自閉,冷漠,仇視。

而劇中塑造的張東昇無疑是一個失敗者,工作問題,家庭問題,感情問題,都是他產生犯罪行爲的因素,他沉默寡言,努力塑造一個好丈夫的形象,這也是唯一證明他自己的方式,所以他不能接受失去,不能接受背叛,他變得很極端,只有殺人他才能獲得滿足感,成就感。

最後的結局是美好的,我一開始有點不是很明白。後來看網友評論說,劇情皆爲都是理想中的樣子,其實事情已經向着完全相反的方向,也就是朱朝陽同學就是張東昇少年的寫照。我寧願不相信這樣的推論。

不管是朱朝陽還是張東昇,家庭都是影響他們最關鍵的因素,他們都很珍惜自己所擁有的東西,害怕失去,不敢表達,自卑而敏感,脆弱而多疑,壓抑太久,不會排解和釋放,就容易走極端。我最喜歡劇中他們的笑容,因爲那是這世界最乾淨的時候了。我希望他們能有更好的生活,我也希望他們看到希望。

很多人都有不堪的過往,包括家庭,包括工作,包括各種感情,也許經歷讓我們不同,也許經歷讓我們相似,我們都曾努力過,哭過笑過,只要我們仍在路上,就儘自己最大努力,讓事情朝好的方向發展,對得失成敗不過於執着,無愧於心,無愧於天地,收穫愛與經驗,收穫知識與力量,我們就一直在成長,一直在進步。

時光匆匆,歲月如歌,願孩童保持天真爛漫,願大人獲取愛與寬容。

——小飛魚鯤鯤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