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诸侯朝歌齐会,纣王本想斩草除根,为何却独不杀北伯侯崇侯虎 四大诸侯朝歌齐会,纣王本想斩草除根,为何却独不杀北伯侯崇侯虎

四大诸侯朝歌齐会,纣王本想斩草除根,为何却独不杀北伯侯崇侯虎

商末时期,纣王宠幸美人苏妲己,为了将她推上皇后正位,不惜得罪三朝元老、国中首相、文武大臣,做出了许多昏庸无道、残害忠良的事情。

在这期间,纣王曾不义诛妻、不慈杀子、不德杀大臣、不明近奸佞小人,不正贪恋酒色,不智败坏三纲、不耻有背五常,设下残酷刑罚,惹得天怒人怨,君臣背离。

明明是自己做的不够好,可是身处尊位之中的商纣王却不以为然,他与苏妲己、费仲、尤浑等人一起做出了许多伤天害理之事后,又担心诸侯造反。

特别是姜皇后向纣王谏言,苏妲己是个祸国殃民、倾家丧国之物时,与费尤二人,伺机勾结姜环,陷害姜皇后惨死后,心里不安。

由于,姜皇后的父亲是东伯侯姜桓楚,纣王和妲己忧虑姜桓楚知道真相后,会替他的女儿报仇,领兵反叛,杀到朝歌。

费仲建议纣王下个旨意,将天下四大诸侯一齐召集到朝歌城中,然后“杯酒释兵权”,斩草除根,以除心中大患。

可当纣王依计将四大诸侯召集齐后,杀死了东伯侯姜桓楚、南伯侯鄂崇禹,关押了西伯侯姬昌,却对北伯侯崇侯虎手下留情。

那么,纣王为何后来改变了主意,唯独不对北伯侯崇侯虎下手呢?

结合《封神演义》原著和民间神话故事传说,今天,“源易缘”就来谈谈这个话题,供大家交流探讨。

一、三大诸侯均为正直贤德之人

四大诸侯中,东伯侯姜桓楚威镇东鲁,安守边关,忠臣报国,并无失德行为,可惜受到了姜皇后的连累。

四侯中,纣王最担心忧虑的是,姜桓楚替女儿报仇雪恨,所以,在朝堂上,最先拿姜桓楚开的刀。

纣王命人不问善恶黑白,将姜桓楚推出午门,钉住手足,斩首示众,以便杀鸡儆猴。

紧接着,纣王又联合费尤二人,将向他奏本谏言,替姜桓楚喊冤叫屈的鄂崇禹、姬昌和崇侯,一并拿下,推出午门,准备监斩。

好在有武成王黄飞虎、亚相比干、微子、箕子、伯夷等7位贤王一齐求情,才保下西伯侯姬昌。

纣王认为,姜桓楚有弑君的动机,鄂崇禹有诽谤君王的罪行,两人朋比欺君,不肯放过南伯侯。

纵观遇害或遇难的三位诸侯中,都是性格正直、忠心不二,为国为民、忠言直谏的贤德之人。

但三人遇人不淑,不会迎合纣王,所以均遭遇不幸。

二、崇侯虎与奸臣同道同流合污

冀州侯苏护遭遇费仲、尤浑二人陷害,被纣王逼得朝歌献女,题下反诗后,纣王曾命令西伯侯姬昌和北伯侯崇侯虎一起联合围剿平反。

崇侯虎接到纣王旨意,非常积极,先行率领五万兵马,与苏护激战,损失惨重,最后怏怏而归。

西伯侯姬昌却念在苏护是个忠良贤将,不忍心看到苏门一族受害,于是在关键时刻写了一封书信,劝和苏护。

《封神演义》原著第10回,“姬伯燕山收雷震”一章节中谈到,东伯侯、西伯侯、南伯侯三人,都不屑与奸佞小人同朝为伍。

但北伯侯崇侯虎却不一样,作恶多端,贪图钱财,奴役剥削城中百姓,专门爱于费仲、尤浑二人往来。还替纣王督造了劳民伤财的摘星楼。

由此可见,崇侯虎与费仲、尤浑二人是一个小团体的人,而这个团体正是纣王的宠信和重用的对象。

三、费尤二人替崇侯虎求了情。

古人说:君子喻之于义,小人喻之于利。

崇侯虎选择的就是后者。姜桓楚、鄂崇禹、姬昌三位侯爷落难时,虽有七位贤王联合上奏求情,结果却并不完美,依然是二侯遭杀,一侯受困。

再看北伯侯崇侯虎,因为自己当时站队站得好,则要幸运得多!

“四臣有罪,触犯天颜,罪在不赦,但姜桓楚有弑君之恶,鄂崇向有叱主之衍,姬昌利口人侮君,崇侯虎随众诬谤……”

《封神演义》原著第11回,“羑里城囚西伯侯”一章节中谈到,当鄂崇禹、姬昌、崇侯虎联名替姜桓楚求情谏言,惹怒纣王要被斩杀时,费仲和尤浑齐刷刷地站出,说了上面的这样一番话。

什么意思呢?其他三候都是罪有应得,崇侯虎虽也有错,但情有可原,是跟随在大家后面做的,随声附和,并非他的本心,即使有罪,也罪轻一等。

然后,费、尤二人还不忘对崇侯虎大大赞美,什么忠君爱国、造摘星楼、起寿仙宫、剿冀州苏护,都是竭尽全力,出于公心,丝毫无过,不如放过崇侯虎,让他日后将功赎罪!

可别说,两个奸臣的一番颠倒黑白的话,还真管用,纣王当即表示:崇侯虎有功于江山社稷,当不负前劳,单赦崇侯虎。

开卷有益,原创不易。

每一篇文章都是作者用心写成,感谢大家阅读完整内容。如果喜欢,欢迎转发和评论,留言或私信互动。

参考资料:《封神演义》、《中国民间神话传说》等;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