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身份只是基建,如何搭配使用纔是關鍵

日常經常被問辦理第二身份有什麼用處?

其實第二身份也只是個工具,但很多中介就是喜歡介紹這個工具的好處,從不說怎麼用,甚至是如何避免後期的風險;這個都無啥,最壞的就是辦理了護照就完事,但其實辦理完第二身份這時纔是真正的起點。

先拋開我自家公司不說,中立說說選擇服務商要注意的幾點:

a).  有無海外真實生活經歷,還是隻看sales kit

b). 英文水平

c). 賣產品還是解決問題

d).  資源搭配的水平

e).  見識

再次科普移民的認識,多次說了:大部分國家的移民基本分爲臨居,永居和護照三個階段:


臨居:等於有權利在該國規定時期內待着

永居:等於有權利在該國長期待着

護照:成爲該國公民,享有一切權利&義務

但也值得指出:無論有多少個臨居或永居都不影響現有國籍。

一,針對移民不移居的

 

這部分大多是針對投資移民的,接下來是案例分析,分享日常遇到的被爛尾事件

1 . 客人剛辦理完護照,想開銀行賬戶

結果一問情況,什麼搭配都沒有;白白的小本子,感覺除了能免籤,基本就是廢的,然後還選了本已入銀行稅務黑名單的國家。。

其實應該以解決問題爲出發點,幾十萬甚至上千萬的護照不是買回來做擺設的  也給個建議,辦護照時要找到能同步提供後期服務的公司,否則各種頭暈。

之前有客人找了土耳其的當地中介辦投資移民,但辦理過程中已經各種麻煩;但我估計辦理完畢,噩夢才真正開始;後續銀行開戶要提供的其它資料?搭配的第三國身份?這些土國賣房中介是不會提前想到以後問題的,畢竟他們本身估計連海外賬戶、他國身份也沒有。

然後,後期也沒有人分享如何擅用二本護照。

2. 客人剛辦理完護照,想申請泰國精英簽證

其實辦理任何他國簽證要麼在本國,要麼在有第三國身份的國家;加勒比小島國是極低可能去的了,所以只能找靠近的,但遇上疫情,選擇不是很多。

當然辦法總比困難多,但找來找去不費時?

3. 看到網上錯誤信息,於是就信了

衆所周知,網絡充滿了很多不客觀&沒有時效的信息,各類奪睛標題,甚至說到什麼什麼國家天上有地下無的,得提防了。。甚至是當獲得了哪裏的身份後才知道坑爹的稅務等

沒有完美生活方式,亦沒有完美國家

但我們的星球會員區已優雅解決這問題,應該也是全中文網數一數二快&和正確科普不同國家的移民信息:

嗯,我們還會客觀指出優勢和劣勢的那種。

4. 稅務規劃

除了美國稅務直接和身份有關,其它基本由稅務身份決定。

之前也說過了:持有中國護照≠中國稅務居民

在中國境內有住所,或者無住所而一個納稅年度內在中國境內居住累計滿一百八十三天的個人,爲居民個人;居民個人從中國境內和境外取得的所得,依照本法規定繳納個人所得稅。

在中國境內無住所又不居住,或無住所而一個納稅年度內在中國境內居住累計不滿一百八十天的個人,爲非居民個人;非居民個人從中國境內取得的所得,依照規定繳納個人所得稅。

也就是說:一旦在中國呆了183天自動成爲中國稅務居民,所以就算持有境外護照,但大部分時間在國內的,從下一年開始境外護照將也不能提供稅務上的實質優勢。

其它國家看情況,例如很多人喜歡的主流美加澳移民,但他們看不到的:美加澳本身的人對於稅務規劃是有多麻煩,我身邊的美國遊民朋友基本脫籍了。

嗯,牆內的人想走,牆外的想進來。

還是那句,選擇無對錯,看個人需求;但假如爲了稅務規劃的,說句良心的,遠離美國。

最近四月稅務期,看到部分美國朋友連加密貨幣的稅務也要搗鼓,當然也有很多稅務公司協助解決這問題;但假如持有很多加密貨幣資產的:及早規劃稅務。

其實要做的就是要比政策和其它人走快一步。

5. 隱私保護

嗯,就不說國內大部分移民中介還是通過微信和客人交流的,典型的爲了便利放棄隱私;還一直把各種客戶聊天記錄發朋友圈的,生怕別人知道他們沒有生意?( 秀得越多的東西越缺

但無奈的是,通過這類人的規劃基本等於白做

估計懂的早就懂了

Data is the new oil|大數據時代如何捍衛個人隱私

相反,我司不但提供多種加密聯繫方式,日常還教客人如何保護個人隱私;畢竟真正合資格的顧問就應該比客人提前多想一步。

-

還有後期的二本護照如何使用,

如何購買機票,具體哪些國家要特別注意等,

這些就是基本不公開的好東西了。

只能說對比起大部分賣產品的人,我們的規劃只會真正對症下藥,護照、稅務身份、銀行卡這一切只是工具選擇。

二,針對移居的

這個說白了主要解決日常居住問題,那很簡單:直接去當地體驗3個月就好了

其實我日常做諮詢也很直接,明確到要解決什麼問題,一清二楚給各種選擇,各種依據,指出優劣勢等;但涉及到移居的,我只會給大概範圍做參考,親自到當地實踐纔是王道。

人云亦云無意思,

只有自己纔會對自己的人生負責任。

例如我說土耳其很好,但也有很不好的地方;我也喜歡泰國大馬,但不能長待,我比較喜歡歐洲生活,但偏好東南亞飲食。

之所以我能說這麼多,因爲我體驗了足夠多,也在體驗過程中知道自己喜歡和不喜歡什麼;這不和選擇另一半一樣,總不能談一個就想全知道自己的喜好?

也可能有人會說,沒那麼多時間像你一樣體驗啊;嗯,但這怎麼聽起來更多是對自己的人生不負責任?

綜合多種因素:對華人來說,大馬新加坡泰國這些算是較優解;假如不擔心語言問題,也不在意飲食和天氣的,那會多很多選擇;這個我們團隊日常在不同國家生活,第一手實踐更真實瞭解當地更多不爲人知的一面。

總結

移民前靈魂三問:目的、預算、等待期,清楚後更容易作選擇了。

然後,要麼自己做功課:

移民乾貨|如何低成本獲得臨居身份?

後疫情時代,多一個身份將會是標配?

這是一篇在外面完全看不到的移民科普文

要麼就和真正懂行的人聊了 🔧

Stay tuned for more.

Natália Mok

海外資產配置 & 生活方式設計

💼 Geoarbitrage 💻 Nataliamok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