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簡 | 極簡主義的你,是真的快樂嗎?

我所在的公司換座位很頻繁,於是,有些同事就主動精簡自己的物品,只是爲了方便隨時“搬家”(當然,也有同事有很多物品。)

同事小雪, 她所有的物品,只需一個小紙袋子,就能全部打包;同事強哥,他的桌上除了電腦和鼠標,就只剩下一個水杯,還有小月,她的東西也很少。

我在他們的影響下,做過一次物品精簡,此刻,我所有的物品如下:

辦公必備物品:1檯筆記本電腦/1個鼠標墊/1個藍牙鼠標/1個連線鼠標/2個紙質筆記本/1根3色圓珠筆

生活必備物品:1個1.6L保溫熱水壺/1個水杯/1個勺子/1包紙巾/1個鏡子/1盒護手霜/1個藍光眼鏡/1個水果刀/1個80ML酒精噴霧/1個蓋毯/1個座椅靠墊

現在我也可以做到在搬家的時候,只用一個袋子就能打包所有物品了(除了座椅靠墊略大需要單獨攜帶)。

可是,除了擁有了“搬家”的便捷外,我更大的感受是“我失去了舒適度,我在過一種湊合的日子”。

而每當我看到網絡上別人的辦公桌,就會很羨慕,甚至被這種打工人的熱愛生活的勁頭所鼓舞。

圖片來自小紅書

剛來公司時,我可不止這些物品,能回憶起來曾經擁有的物品還有:1個腳踏板(帶回家裏用了)/1個坐墊(閒魚賣掉了)/一個燒水壺(公司後來禁止使用了,帶回家裏用了)/幾瓶營養類藥物(帶回家裏了)/1個趴睡枕頭(正在閒魚出售)。除了以上,一定還有忘記的。

其實,鋪墊了這麼多,我想說的是我內心存在的矛盾:極簡和物慾如何平衡?

我既想要搬家時的輕便,又想要達到某種程度的舒適,而這種舒適又需要藉助一些物品來達到,比如坐墊、比如腳踏板。於是,就陷入了內心矛盾。我想,這一定也是許多極簡主義者遇到過的內心矛盾(我曾經也是一個極簡主義踐行者)。

我從來沒有正視過這個問題,以至於一直在買買買和斷舍離之間來回切換。買的東西積累的多了就開始斷舍離,斷舍離的差不多了就又開始買買買。如今各式各樣的物品層出不窮,無孔不入的廣告經常能讓我輸入付款密碼。

我曾經在小紅書禮貌地留言,嘗試問一位知名帶貨博主“想知道您每次都推薦很多物品,東西會不會積累的非常多,收納的問題您是怎麼處理的?”可這位帶貨博主是這樣回覆我的“我家大,再不行放我公司,再不行我就買棟別墅專門放,不勞您費心。”到現在我對帶貨博主的物品收納都充滿了好奇。

我一個好朋友,5年前也跟我一起踐行斷舍離,現在偶爾聊天,會說出“買買買真的非常快樂”這樣的話,我回他“是的,我也是。”但這位朋友也會經常斷舍離。

物慾和極簡是對立的,如果物慾無法消減,或者強行消解後,會讓自己的快樂也消解,那極簡難道不是一件沒有必要的事情嗎。

一些極簡主義者,他們會強行壓抑自己的物慾,或者頻繁的購入最新的物品代替原先的物品,雖然看起來控制了物品的總量,但這其實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極簡主義。

今天中午休息的時候,我跟同事去花卉市場買了一株植物,我把它擺到辦公桌上,心情也跟着好了起來。

儘管我還陷在買買買和斷舍離的漩渦裏,但我不想再去想下一次“搬家”的時候,我需要搬幾次的事情了,當下的快樂難道不是更重要嗎?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