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溺爱孩子到真爱孩子,改变教养方式最主要

爱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是人类最美的情感,常常包含情爱、友爱、父母之爱……生活在大千世界中,我们每个人每时每刻都被各种爱包围着。

面对孩子的教育,父母总是把全部的爱都无私地奉献给孩子,也不觉溢满。然而,有时候爱的过了头,便是一种温柔的伤害,成了百分百的“溺爱”。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为人父母者,总是想把最好的给孩子。殊不知,有些举动也许正在溺爱孩子。

溺爱孩子,是父母对孩子爱的过了头的本能的情感关注。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家庭都存在这种“爱的过了头”的现象。然而,许多父母却浑然不知,甚至习以为常,具体表现有以下几种:

特殊对待生活所需。如今物质生活条件越来越好,6+1或4+1的教育模式,在社会上表现的非常突出。全家人的教育重心都放在孩子身上,使孩子的点点滴滴都享受着“特殊待遇”。这就导致很多孩子,在家庭中成了名副其实的“小王子”或“小公主”。

彬彬就是在这样的特殊待遇中成长出的特殊孩子。很小的时候,只要彬彬睡觉,全家人谁都不敢出声音,要是屋里有点动静声响,彬彬绝对被惊醒而哭的昏天地黑;每顿饭菜,妈妈都觉得必须以彬彬的口味为重,什么葱呀蒜呀辣子呀,全部靠边站;每次生日,请同学、买蛋糕,过的热闹非凡,却不知道自己爸爸妈妈的生日……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孩子,从小就有很强的优越感,比如性格自私、不懂得关爱他人、更不会替他人着想、自私自利的个性,让他成了别人眼中的另类。

过分关注孩子的位置。有溺爱现象的家庭,孩子始终处在溺爱的漩涡中,父母时时把孩子当成自己家人关注的焦点,事事都以孩子为主。而且在父母眼中,孩子就如家里的小太阳,及时家里来了客人,孩子的种种优越感都要表现出来,比如饭熟了先给孩子吃,还一味庇护“宝宝吃饭慢,让宝宝先吃”,家人和客人聊天,孩子更是“人来疯”,爬高爬低,无畏无惧,父母也司空见惯。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往往会形成“以自我为中心”,不论家里人还是集体中,总会觉得所有人都得以自己为主。久而久之,家里人都要围着他转,这样的孩子在集体中就没有办法和其他小朋友友好相处,也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轻易满足孩子的要求。时时处于“尊优”的孩子,几时父母条件不好,都会提出一些不合实际的要求。有的父母也不问原因,就全都满足了。有的父母条件好一些,喜欢给孩子大量的零花钱。孩子可以拿着钱随便花,满足各种愿望。长此以往,孩子就会在心里形成一种优越感,还会觉得无论什么东西都能轻易得到。这样的孩子,很难理解父母赚钱的辛苦,也不会懂得珍惜他人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更不会发扬自力更生,吃苦耐劳的精神。这样的孩子一旦遭遇家里不幸,就会变得自暴自弃。

任由孩子散漫成性。每个人天生都有惰性。就如很多父母在修假的时都会熬夜睡懒觉,孩子也生活颠倒,游戏玩耍没有规律,而且黑白颠倒。在这样的状态下成长起来的孩子就很容易养成懒散的习惯。有老师说5+2的教育等于零,就是说老师在园辛辛苦苦教育五天,结果两天放假,孩子的好习惯星期一就成了零。分析这样的孩子,长大容易缺乏上进心,做人得过且过,做事随心所欲,有始无终,没有目标,也没有理想。

包办代替成了常态。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有些事情就要交给孩子做,但是好多父母总觉得孩子做的不够好,或者是孩子做了就浪费很多时间,还说“与其浪费时间,不如我做了”。殊不知,这样做,就是真真切切的“包办代替”。那样子节约时间,还让孩子不是很忙。

如何做到真爱孩子,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家长要改变自己的教养方式,才是真正爱孩子。

巧立规矩坚持做。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教育孩子规矩和爱要“平分秋色”。所以,在日常教养中,父母要给孩子巧立规矩,让爱不多不少,正好均匀地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邻居家的小景景由于父母工作忙,上幼儿园前由爷爷奶奶管,爷爷奶奶爱看电视,所以小景景也养成了爱看电视的毛病,每天晚上总是霸着电视从这个频道看到那个频道。而爷爷奶奶觉得只要孩子不哭不闹,看个电视没啥。

到了上幼儿园时,父母开始管她。妈妈为了控制小景景看电视的时间,就想办法制作了一些电视卡单做为奖励品。措施是,如果每天晚上小景景看电视超过半小时,电视卡单就会没收,以后再也不让看电视;如果不超过半小时,那么每天晚上再奖励一个小电视卡。当小电视卡集到十张时,就可以兑换成大电视卡。大电视卡单有很多用途,比如买书、比如去游乐园玩等等。

这招还真灵,慢慢的就控制了小景景看电视的时间。现在的小景景每晚看一会电视就和妈妈一起读书或玩游戏、或做手工。直到小学,小景景爱看电视的不良习惯变成了爱看书、爱动手制作的好习惯,学习成绩当然名列前茅。

父母要真正爱孩子,就要从小给孩子立下规矩,让他明辨是非、知道好坏,从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让孩子终身受用。

放开手脚去体验。溺爱的最大诱因是家长不放手,担心孩子做不好、浪费时间等。其实,家长的这些担心都是多余的。也许今天他穿衣服慢了,请不要着急,坚持每天放手让穿,总有一天她会掌握技巧穿的很快;不要嫌弃孩子洗袜子洗不干净,只要交给她方法,每天坚持洗,自然就洗干净。

要知道,所有的担心只是家长的“一厢情愿”。唯有放手让孩子去做,去亲身体验,孩子就会自然掌握方法,慢慢做得更好。

相信孩子一定行。相信孩子,这是家长对孩子能力的充分了解和全面鼓励。为什么有的孩子上了大学不会洗衣服?为什么有的孩子走上社会不会生活?为什么有的孩子成了家不会做饭?是什么原因让“巨婴”越来越多?

经过深入分析,主要原因就是家长在孩子小的时候不相信孩子能做好,让孩子没了自我,形了成“除了学习,什么事都是父母或别人做的”依赖意识。要知道家长对孩子生活能力的不信任、不放手,结果就是孩子没了自信,没了自我。

要想让孩子在众人面前自信满满,家长就要从小相信孩子一定比别人家的孩子优秀,一定能把某件事做好。所以请家长在孩子做事时多给一些鼓励,让孩子在“掌声中”越做越好。因为道家长相信孩子能行,孩子就一定能行。

不因乞求而让步。小孩子总是很有举动令父母心软,比如做错事了还抱着妈妈的脸,满眼委屈地说“不要妈妈生气嘛,以后我一定好好听话!”心软的妈妈瞬间就原谅了做错事的孩子。可事与愿违,下次他还会犯错,还会抱着妈妈的脸乞求。面对这种情形时,父母一定要头脑清醒,坚持原则。要知道小孩子是最会察言观色的“小人精。这次你答应原谅他,下次他还会如法炮制,因为对他来说乞求很管用。所以,不要因为孩子的乞求而让步,也不要因为你的怜悯而害了孩子。

承担后果才有责任感。让孩子承担做错事的后果,主要目的就是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自律意识。同时,也让孩子明白,无论谁做错事,都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不能逃避责任,更不能推卸责任。唯有家长坚持这样做,孩子长大后才会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担当能力。


文字之光专题】秉持“为好文找读者、为读者找好文”的价值理念,目前不接受投稿。

金色梧桐】是其优选专题,欢迎投稿荐稿。

主编韩涵微语携全体编委人员恭候你带着优秀的文字找到我们。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