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兒子的阿太

阿太本來是有兒子的,長到五六歲的時候,夭折了,只剩下兩個女兒。大女兒遠嫁到別的地方,從此天涯茫茫,幾年也難得回來一次。幸虧小女兒阿琴嫁的不遠,能夠時常回來看望二老。

阿太的老伴70歲那年去世了,從此,兩間小木屋只剩下孤零零的阿太。阿太最盼望過年,她的小輩們約好了,在大年初一回來給阿太拜年。那是一年裏阿太最高興的日子,提前準備了一堆喫的,喝的,還有壓歲紅包。聽着小輩們叫着阿太阿太,阿太臉上的褶子笑成了一朵菊花,一個勁兒往娃兒們手裏塞零食。

年過完了,老屋又恢復了往日的冷清。阿太心態很好,爲人和善,和鄰居們相處的十分融洽,鄰居們有事,阿太總是熱心相助,小娃娃們見了她都親熱地叫她阿太!這是小輩們對年邁長輩的尊稱。

阿太85歲那年摔了一跤,臥了一個月的牀,才慢慢的恢復。小女兒阿琴老早就想把老母親接回家去住,阿太執意不肯。在阿太的老觀念裏,住在兒子家纔是名正言順,住女兒家,這叫什麼事兒!

人再倔強,終究敵不過歲月無情,阿太的腿腳日漸不便,生活難以自理。遠嫁的大女兒指望不上,小女兒雖近,也相差十公里,那時交通不發達,全靠兩條腿走路,來回一趟便是半天的光陰。阿太只好妥協,答應去小女兒家。搬家的那天,鄰居的小孫子捨不得阿太,拉着阿太哭了一臉的鼻涕泡泡。

住在女兒家的阿太並不開心,女兒女婿忠厚善良,對阿太照顧的無微不至,但是阿太總是懷念那生活了幾十年的老屋,想念熟悉的鄰居和人來車往的熱鬧的街頭。只是,阿太再也回不去了。

曾外孫女來看望阿太,見阿太站在門口的大樹下,聚精會神,擡頭看天。問:

“阿太,您瞅啥哩?”

阿太見小輩來,滿心歡喜道:“寶貝,你來啦,我在看小鳥哩!樹上有個鳥窩!”

“阿太的眼神真好,小鳥都能看得見哩,您老身體好嗎?”

阿太歡喜的說:好!好!接着不無惆悵的悄悄的說:“就是太冷清了,沒有老家熱鬧,唉,誰叫我沒有兒子呢?只好住在女兒家,麻煩女兒女婿。”

沒有兒子是阿太的心病,這樣的話時常掛在阿太的嘴邊,任憑旁人如何勸解,總是意難平。

光影在冷清中彷彿如水般凝固,90多歲的阿太總是懷疑閻王爺把她給忘了!她的耳朵越來越聾,也越來越少出門了,一張牀便成了阿太的整個世界。

阿太成日與往事對話,一個人熱熱鬧鬧的說着過去的事情,不停的說:對啊!是的呢!你說是吧?

旁人聽見以爲裏面有很多人陪阿太嘮嗑,其實,只有阿太一人在自說自話。

阿太開始日夜顛倒,不分晨昏,時不時的大聲叫:阿琴,阿琴,現在幾點啦?

阿琴也是古稀之年的人了,上要伺候老母,下要照顧孫輩,時感精力不濟。半夜三更常被老母親喊醒問時間,回答的聲音小了,阿太聽不見,扯着嗓門喊,又累人,有時索性不回答。

阿太便不高興,以爲女兒嫌棄自己,又開始自怨自艾:可憐自己沒兒子,才落得住在女兒家被嫌棄………

阿琴哭笑不得,對人說:我待婆婆用了六分心,常被誇孝順兒媳;對自己的親孃用了十分心,反被指責不孝,唉!人老了,有些事啊,說不清……

阿太在97歲那年壽終正寢。阿太其實是有福之人,只是身在福中不知福,老想着自己沒兒子,可憐!卻從沒想過有兒子的話,兒媳也未必如這般孝順。自己的晚年未必過的這般周全。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