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智慧之老闆的命令你不太理解,是先照做?還是問清楚?

都說職場金字塔有三種人:

金字塔最下方,是老闆下個命令動一下,只能做簡單的執行者:

第二層,是老闆下指令後會主動理解老闆的意圖,把任務完成得很漂亮,很適合做管理中層;

第三種,也是金字塔頂端,能貼心的爲老闆想在前面,對老闆的指令理解到位,彼此默契信任。這樣的人才往往可以管理高層。


我自認爲最多隻能算作第二層,但也常常掉入陷阱而不自知。

比如,如何搞清楚老闆的意圖,是直接去問老闆的指令是什麼意思嘛?

看起來這個問題是有點蠢,但前不久我就做了這種“蠢事”…


我發了一條宣傳課程的朋友圈,老闆卻要求撤回重發,因爲裏面含有“首發”兩個字不適合,

我在微信裏問了一句:“這個有什麼問題嗎?”

結果老闆直接回復說:“問題很大,可以不跟你解讀嗎?執行就行!有些安排,執行是最高效的!”

當下我內心的OS是,我的本意是想了解老闆的意圖,以後才能更理解老闆顧慮的方面。

這麼小的一個問題,其實一句話就能溝通清楚的,至於要這樣上綱上線嘛。


巧合的是,第二天剛好看到瓊如老師關於職場態度的分享,站在更高的視角,頓時恍然大悟:

❤如果他是領導,你是以他的治國需求幫他工作的員工。那麼他作出決定之後,是屬下要去反覆透過老闆的決定喜好,揣摩理解上意。

❤就像古時候的皇帝下詔令後,是否要一一回應解釋爲什麼?不採用的理由是什麼?他的內心活動在想什麼?[喫瓜]

❤站在職場的升遷智慧來說,老闆下的旨意,立刻不解的要求解釋,那意味着~

👉你跟老闆很不熟,想要老闆立刻給你一個正確答案,而不是保持不斷觀察靠近的虛心。

👉或者,我們可以再進一步內覌自問~[機智]當我們在反問的時候,是真心想了解?還是帶有抵抗、頂嘴、不服氣的質問?

內心的起點不同,決定了互動的下埸,也決定自己在職場的未來成就高度。

總之~

"問",是很重要的

關鍵是問的當下是什麼場景?自己是什麼身份?自己的存心是什麼?


逐一對照檢視自己,迅速發現幾個問題:

1.錯位 VS 換位

站在君臣關係,老闆沒有任何義務向下屬解釋。

不是我們去要求老闆應該是有怎樣的溝通習慣,怎樣的做事風格,

而是去理解原來老闆是怎樣的溝通習慣,怎樣的做事風格…


比如老闆已經多次強調,自己不喜歡遠距溝通的方式,喜歡當面溝通,

我卻依然在微信裏問爲什麼?實屬不長眼。

尤其是微信的文字沒有表情,此時回頭看我的問句,我以爲是積極靠近老闆的意圖,

可是別人看起來也許是挑釁的質問,此時我真是要慶幸我老闆的大度。


2.自我角度 VS 別人的角度

如果只站在自己的角度,會覺得一切皆合理。

“一個小小的問題,爲何不能一句解釋清楚?”

可是老闆的角度呢?最近的鴨梨山大,內憂外患的夾擊,多頭燒的分身乏術…

老闆會覺得”我都那麼忙,那麼累,爲何一個小小的問題,還要浪費我的時間解釋清楚?”


3.自以爲是 VS 虛心謙下

看似反問是虛心瞭解,可是仔細回看自己的起心動念:

如果已經覺得自己沒做錯,有理由,就會先解釋,內心已經有抵抗;

但如果是真的虛心想要了解,一定會馬上先照做,口氣態度也會大不同


4.不用心腦 VS 主動思考

無論是何種大小問題,直接去問,確實只能自曝其短——完全沒有用腦:

要麼是在反抗質疑,要麼是想要標準答案。

所以再覆盤這件小事:

如果是微信溝通,先照做,等見面看老闆有空時,再溝通對這件事的看法。

不是直接問爲什麼,比如可以說:

“那天您讓我刪掉重發,是不是顧慮到我們並不是這個課程的開發者,圖片案例也是借用別人的。

所以避免這種爭議性的字眼。還是老闆考慮周全,我都完全沒有想到!”

如果你理解是對的,老闆會欣慰你瞭解她;

如果你理解有偏差,這時候老闆剛好得閒,或許會告訴你緣由。


雖然只是小小職場插曲,見微知著,也看到平時職場中做人做事的盲點。

在每一件小事上優化,校正自己的慣性,調伏自己的傲慢,才能真正的往職場的金字塔進化。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