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將真正重要的事轉化爲日常生活?

如果說,每本工具書,都是爲了解決一箇中心問題的話,那麼,在我看來,《要事第一》解決的中心問題就是:

“如何將真正重要的事轉化爲日常生活?”

沿着這個中心問題,我們一定會冒出,如下這些問題:

什麼是要事?

爲什麼這件事就是要事?

我怎麼知道這件事就是我的要事?

怎樣做,才能做到要事第一?

相信當你看完《要事第一》,以上的這些問題,都會被逐一解答。

什麼是要事?——放下以前的那些判斷標準吧

不同的人,對“要事”的定義顯然是不同的,然而,大多數的人,容易犯的同一種錯誤往往就是:

把時間上更爲緊迫的事,當成更重要的事。

因爲,我們更容易看到的是——牆上的鐘表,也就更容易以看得見的時間去指導我們的生活與工作。

因此,書中從開篇,就提出了“嗜急成癮”的誤區,我們往往是以“事情”本身來作爲是否緊急的標準,那些火燒眉毛的事,也許的確是緊急的事,但卻未必是重要的事。

想要真正做到要事第一,首先是從認知上打破,以什麼爲“要事”的衡量標準,這個標準不是“時間”,而是“人”。

爲什麼這件事就是要事?——因爲,這是與你有關的使命與目標
時間管理進化到現在,已經逐步脫離了以前工業革命時期,以“標準化”和“效率”爲中心的方式,逐步發展到“以人爲本”。

而要事本身,也從單純的相同時間裏能完成更多的工作量,演化到如今,每個人對於“要事”的理解都已經不同,我們都有自己的價值體系。就像有的人認爲家庭更爲重要,有的人,則認爲事業更爲重要,無論是認爲家庭重要,還是認爲事業重要,都無關對錯,只是每個人看待世界的方式不同。

也正因爲這些不同,造就了每個人的要事,都是不同的,每個人要事的排序,也都是不同的。

你的要事,只和你的使命和目標有關。

我怎麼知道這件事就是我的要事?——與內心做連接,啓動那些底層的原則
也許外界認爲,成功就是要有錢,成功就是要位高權重,只有做這些事情,纔是真正重要的事;

然而,這些始終是外界的聲音,就像書中提到的人類共同的四大需求——身體和物質、社會、心智、精神,也對應着馬斯洛的需求層次,我們都有生理、安全、社交、尊重和自我實現的需求。

我們再多的需求其實都無外乎這些,而再多的需求,可能已經不是需求,而是慾望了。

作爲自己生命和生活的主人,如何過一生,實在是每個人個性化的選擇。

這是你的生活,很多個糾結的時候,內心會告訴你真正的答案。

怎樣做,才能做到要事第一?——用一週去做計劃,而不是一天,或是一年
書中提到用不同的鏡頭去給我們的生活做計劃,年度的計劃更像是廣角鏡頭,可以看得更高、更遠,就像我們的長期目標;每天的計劃更像是微距鏡頭,會讓我們聚焦在更細節的事項上,有時難免會因爲離得太近,反而分不清楚,哪件是重要得,哪件是緊急卻並不重要的;

以周爲單位去做計劃,不長不短,切分到一年的52個週期內,不急不緩,既能和長期目標有個關聯,也能避免每日計劃會容易陷入到細節中,更能和自身的角色,在相對有7天的時間裏有個騰挪的空間。

這也是《要事第一》中,強調以周爲單位進行規劃的原因。

如何將真正重要的事轉化爲日常生活?
認知改變了,時間管理才能真正產生效用。

人是更重要的,把時間花在與內心價值判斷一致的地方,不糾結,不產生無用的耗費,始終就會做,對你更爲重要的事。

而這些更爲重要的事,構成了你,就是你,而不是別人的生活。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