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茫终结者:目标感的底层逻辑和重塑方法 前言

序言

我是一名IT工程师,偶然翻阅知乎的时候,看到有人问迷茫该怎么办(知乎原文《 求个老板开导下,日常迷茫起来了?》),自己颇有些心得,于是写下了一个答案,并且仍然在不定期更新维护,于今日发表在简书,分享给各位读者朋友,不定期更新,建议可以先点赞关注。
这次的【再编版】我也会整理出思维导图,有助于更好的理解和消化吸收;读完这篇文章以后,相信,还在迷茫的你,或多或少能有至少一个可执行的方案。

前言

我同时还有另一个身份,一名初次创业者,因怀着对打工的迷茫,我决定抛弃原有的工作生活模式,首先,掌控对个人时间的绝对权力,摆脱枷锁的桎梏,并在完全自主的实践中,去探索,人生的奥秘:

我是谁?我从哪来?我到哪去?

在这一系列的生产实践中,我发现,迷茫相伴而生,而这种迷茫,有的时候就像吃饭睡觉一样,是人的本能之一。不过既然像“人的本能”一样,总有解决的办法,如同“饿了就吃”、“困了就睡”,迷茫了,也有应对之法——找到一个目标!

为什么这么说呢?且听我一一道来。

1:人类的优势

总的来说,人类这个生物,是解决问题、达成目标的「智能生物体」。

这有别于真实存在的「智能机器人」,因为真实的机器人无法形成解决方案,它只能按照人类预先定义好的方式去「计算」。

面对生活实践中层出不穷的新问题,只有人类的大脑能想出解决办法,而机器人,即使是现在流行的人工智能,也只是在执行“人类预先思考好的、所抽象出来的算法模型”。这也是为什么在形容一个人像机器的时候,被形容的人会觉得有些不舒服,因为机器人代表着被预先编排的人生,没有自主选择权。

当然,从另一个思维框架来看,这也回答了,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的工作是否能被机器人所取代,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人类的竞争优势还蛮大的,甚至还有点欺负机器人,因为人类具有解决任意特定的、具体实际问题的主观能动性。


2:目标感陷阱带来的目标真空

OK,回到主题,那么目标感有这么重要吗?有,因为人类就是为了解决问题而生的。而这些问题有大有小,有迫切的,有可缓的,有底层的需求,有高层的追求,都不一样。

每个人都有目标,这样每天不至于浑浑噩噩,但是有一个目标感陷阱,就是你有目标,但你没有落实它,没有将它拆解出实现步骤,那这就只是观念上的伪目标,也就是说它不是你内心的目标,而是外界强加给你的,或者说你的内心并不是真心想要实现它。

这种伪目标是易失的

如果是这种情况,你的内心会抗拒,会萌生出一个新的目标,而这个新目标如果是你有主观上的想法所产生的还算好,如果没有想法,只是为了中和外加目标而强迫大脑产生的,那么大脑会根据底层逻辑给你一个生理需求的目标,让你快速达成,达到爽点。

而这种大脑给你的底层生理需求的目标是易得的

所谓的迷茫,就是作为「智能生物体」的你,暂时丢失了目标,不知道接下来该做什么了。

而这种时候,常人希望的就是有一个像救世主一样的人出现在你面前,告诉你你接下来要做什么,甚至只要能有一个事儿干,你都会很开心,就像这道题的题目所言“求个老板开导下,日常迷茫起来了?”。

就像一个原子,失去了电子,如果此时有一个电子路过,原子会立即将其俘获。是不是像极了因丢失目标感而迷茫的你?

别人给的目标始终是为别人的“解决方法”出一份力,你可以从中获得暂时的宁静。这也不失为一种可行的方法,因为无论如何你找到了一个目标,去指导你接下来一个阶段的人生。

3: 目标感的增强方法

但光有目标还不够,人的大脑总是健忘的,为了杜绝它退化成伪目标,你还需要时刻增强「目标感」。

诸葛亮的出师表有一句名言,“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摆脱迷茫也是这样,你需要借助增强目标感的手段,把「易失的」伪目标具象化,这样才不会造成目标真空,不让「易得的」底层生理目标占据你的人生主线程

从这一点来看,所谓的拖延症,所谓的“deadline是第一生产力”,不正是因为在开始时伪目标没有实例化,导致目标真空,从而易得目标开始侵蚀,你开始刷手机,直到deadline逼近,这种时间上的紧迫感,加强了你的目标感,从而让你以一种异乎寻常的效率完成任务。虽然时间紧迫是一种方式,但这只限于他人对你的硬性要求,当涉及到自身时,人往往容易放松偷懒,精神有所懈怠~

下面,我将提供一些方法,来重塑你平时的目标感,将伪目标去伪,从而突破“拖延症”的枷锁。

增强目标感的做法,就是对目标达成的路径进行分析、拆解,使其成为一个可实现的路径。如果拆解后目标仍然短暂丢失,说明拆解的还不够细,没有拆分出你的大脑目前的最小可执行单元,即内存溢出,拆解当然会失效,从而丢失目标。

所以最好的方法,就是把拆解步骤写出来,因为人的大脑就像CPU(中央处理器)一样,只能专注于一件事,所以思考后的产物,就把它记下来,需要的时候随时可阅读、浮现,这时记录的载体相当于SSD(固态硬盘)。


还有一种,就是营造目标感的场景,如果你置身于某个专门的场景,会加强你对目标的认可。 看到过一张网图,一个学生在KTV写作业。虽然有点搞笑,但大家一眼都能看出来,这不是学习的地儿,最后的结果,肯定是学不好、也玩不好。与此相对的,如果你当前的目标就是陪伴朋友、家人,那你可以选择去旅游,去看电影,去密室逃生,这些都是达成这一目标比较好的场景营造。

你需要营造一个让你专注的氛围,去集中精神解决这“一件事”,这里所说的一件事具有原子性,也就是必须是完成一个完整的小目标,中途不要有中断。因为你的小目标已经是你拆解到最小可执行单元的事件了,如果中途有事干扰了,意味着你必须花费额外的精力将它再次拆解。换句话说,那条你本来规划好的路径,要直行,你左拐了,你大脑的目标解决系统必须要“重新规划路径”,否则这路一旦断了,造成目标真空,你绝对会拿起手机开始刷知乎!~

当然,真正目标感强的人虽然不会承认他们是遵循这一指导原则,但其实他们正是因为有意无意的养成这种思维习惯,才造就了他们现在的能力。而对于我们这些强于理论、弱于实践的人,还需要去刻意训练我们自己的思维习惯,从而达到这种强目标感、强执行力的人生。

祝君加油,一起共勉!~


4: 计划的动态本质

实现路径的拆解,就是todo-list(任务清单),如果再加上时间的限定条件,就变成了日程计划。然而很多时候,即使我们拆分成了最小可执行单元,并把它键入到日历日程里,我们仍无法按时完成计划。

这是因为当你构思出了目标实现路径、并把它记下来的时候,你大脑会默认为这件事已经完成了,错误地混淆了【计划】和【日志】的区别。

计划,记录的是“待完成”的事项。日志是“已完成”的事项。这两个事件状态都和“完成”有关,只是一个在“完成”前的某一时刻,指向“完成”的最终结果,是一个矢量;而另一个是在“完成”那一个瞬时就已经结束,后面记录完成状态及与其相关的中间过程资产,沉淀成当时情境下的常量

停滞的原因是误以为【计划】被写下来就是一个常量,其实它是一个需要人去驱动的矢量,你不去行动,当外界环境变化(政策、不可抗力、以及最客观的时间变化),这个【计划】失去了当时制定的环境状态,必然要改变,因为它不是一成不变的。

常量意味着确定,矢量意味着行动才能最终导向确定。

有了这个心理预期,当你写下计划时,才明白时间紧迫,只有立即按计划行事,才能完成计划。

在“计划赶不上变化”的时候,这并不意味着你的计划的失败,上述的论证其实也是为了告诉你,正是由于计划有着动态属性,所以对它的心理预期可以适当降低,在指定时间内未完成时,你只需要结合各项目标、情境,动态地调整计划,事情仍然可以往预期的方向逐步推进!~

当然,这里还有一个简单的办法(偏方)调整你的心里预期,如果你每次写的计划基本上都无法完成,你可以把它理解成【墨菲定律】,也叫【flag定律】,你可以每次反着写,譬如:我在明天9点之前绝对开发不完管理后台表单处理模块。那么,基本上就可以完成,哈哈哈。有一个风险对冲在里面,如果开发成功了,墨菲定律失败,你收获了目标达成以及打脸墨菲的喜悦;如果真的没有开发完成,你同样收获了计划完成的喜悦,墨菲说的真对,这个正向的反馈会鼓舞你继续设计和执行计划,长期来看是有好处的。

今天就先分享到这里。


5:为什么感觉有两个我?

意志的消磨有时往往是在每天刚起床的时候,前一晚睡觉前规划好的新一天计划,在今早看来又是痴人说梦。你有没有发现,每天早上的你,和晚上的你,像是两个人?

哈哈,别怕,这不是一个悬疑小说,一切都和人体的生理结构有关。比较浅显易懂的道理是,早上犯困,所以没斗志,延伸开来,有的时候,你在电脑前伏案工作10分钟,就干不动了,这些都是和大脑的兴奋程度有关。

在这里我要说明的是,你困并不是因为你懒,而是生理需要。任何人的精神世界,都依托于身体这一物理世界的东西,如果没有物质作为载体,人类的精神产物(思想理论、书籍、影像)甚至都无法流传于世,而人类的精神依托于物质载体(身体),才可以继续创作精神产物,甚至是改造物理世界。所以我们才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

我们要尊重物理世界的客观规律。之所以站在这个维度提出这个观点,是为了让你不要因为没达成计划目标而有太多关于“个人意志力”、“良心”上的道德谴责,抽离出来分析身体激素水平,可以更好的提升你的专注水平,从而在根本上(通过底层逻辑,比较容易产生强大的能量)根治拖延的毛病。

那么,身体是如何影响你的目标达成效率呢?

6:脑力的影响因素:疲劳和混乱

所谓的脑力,是指人在单位时间内,可以处理的信息内容。有的时候你1个小时都没解决的事情,换了一个时间,换了一个地点,只需要很短的时间就能完成,并且会拍着自己的额头说:唉呀,原来这么简单,我当时咋想的!~

【疲劳-->兴奋】、【混乱-->秩序】这两条实现路径,可以帮助你快速提高大脑运载力。

从上一小节《5:为什么感觉有两个我?》已经分析出,人的身体是物质世界的载体,而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只要一睡醒,到下次睡觉,你的能量会持续减少,身体也会逐渐的变疲劳,这是一个大趋势。

但是,人类的进化产生了一种叫多巴胺的东西,它由大脑分泌产生,具有抗疲劳的作用。底层生理需求(饮食男女)可以产生多巴胺,但它们对你达成当前目标无益,反而会产生干扰。通过《3:目标感的增强方式》我们可以拆解出多条易于达成的小目标,来增强成就感,从而刺激多巴胺的分泌。当然,刚开始这种方式产生的多巴胺分泌量肯定比不上刷手机,我们需要通过刻意练习,增强这种感觉,为目标增加附加价值,使其变得在你自己心里更有重量(别管别人怎么看)!

可能有的朋友会问,你说每天睡醒能量是最高的,然后一直递减,直到下一次睡觉前是最低的,为什么我的感觉是刚好相反呢?恭喜你,你已经发现了新的知识点,因为作用人体的还有第二个因素:混乱

对于目标感不强烈的同学,刚睡醒的时候是懵的,而经历了一天之后,你还有很多想做却没做的事,脑子里有规划有想法,所以还不想睡,有的人甚至是晚睡、熬夜,这整个一天的过程,恰恰是从【混乱-->有序】的发展过程,而我们做这条分析,就是为了达到相反的效果,即:你从一早上起来,思路变得清晰,一天都按清晰的思路去做,晚上因为目标都达成了满意的睡觉,不用晚睡,不用熬夜。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常说“一日之计在于晨”,如果你在早上提前制定好了一天的大体计划框架,这一天的思维都会很清晰,做事效率也高了,晚上睡觉的时候一覆盘,自己在早上定的目标都有序完成了,虽然有几个没完成,那是因为白天又有新的工作内容插进来,时间也是有效利用上了,好的,睡个好觉吧!~ 上面的推演是不是帮助你更好地理解了古人总结的那句话了,是不是突然感觉很有道理呢?~ 制定计划的话可以参考《4:计划的动态本质》。

今天的这一小节就是在早上6:20完成的,为我接下来的目标打下了一个好开局,好的,那么今天就到这里,下次再见!~

7:绝不可能拖延的场景拟态:赶车(飞机)

赶车的逻辑是,你只要在规定的时间内达到指定的目的地,排队检票,其他什么都不用做,你就“上车”了。而且这个时间你绝对不敢踩着点儿去,绝对是赶早不赶晚。所以在某种意义上,我们可以说“赶车”就是“拖延”的反义词。

当然,真实赶车的人也会迟到,无非就是车票钱白花了,或者你得投入更多的精力去退票、改签之类的,也就是说,如果赶车失败,你的失败代价会较高,这也是为什么大多数人即使拖延,但赶车绝对不会迟。

使用「赶车」这一场景拟态,可以帮助我们快速的完成很多事,将事和时间硬性挂钩,看看你会错过几趟车,可以设置罚款项

8:大脑的奖励偏好机制

未完待续……

一边构造理论,一边理论实践……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