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精神家园》:王小波谈知识分子的“真善良”

知道王小波,是因为有一次在新华书店翻到他的书。

当时被书中的内容吸引,于是回去以后就上网搜索了一下:

王小波,当代著名作家,美国匹兹堡大学硕士,后来在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任教,28岁那年与李银河结婚。

文化界经常见到这种事儿,在世的时候默默无闻,去世以后红透半边天。王小波也是如此,直到他1997年4月11日逝世以后,作品才家喻户晓。

文风犀利,直击心灵,是我个人对王小波作品的评价。

《我的精神家园》和《沉默的大多数》都是王小波的杂文集,今天来说一说《我的精神家园》。

这本书里有一篇文章《不新的万历十五年》,体现了王小波在那个时代,对古今中国社会现象的冷静分析。

这篇文章其实是王小波对《万历十五年》的读后感。黄仁宇先生在《万历十五年》这本书里,从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各个方面来考察明朝的这个时期,总结出一个结论:

明朝虽然理学盛行,表面上尊卑有序,但实际上这个社会是乱糟糟的。而当时的儒家思想已经发展到一个高级阶段,所以由此可见,仅靠儒学来治理一个国家是行不通的。

黄仁宇先生的意思是,儒家的本意是善良的,可以作为群众道德的根基,但从治理国家的层面来说,宗旨的善良不能弥补制度的粗疏。

这句话看来没什么问题,但王小波对此产生了质疑,他认为儒家的“善良”不能作为道德的根基,而且举了她岳母的例子。

有一次岳母来到王小波家,发现他家的卫生间没有镜子,于是就要求他砸上钉子、挂上镜子,多方便。

王小波解释道,水泥墙又硬又脆,钉子砸不上去。

岳母说,我大老远地跑过来,又给你带了钉子,你连试都不试?

王小波没办法,开始往水泥墙上砸钉子,结果砸出了一片坑,钉子还是没有钉上去。

虽然拿这些家庭琐事来反驳历史学家的观点,显得有些论据不足,但作为我个人来说,我是站在王小波这一边的。

我也认为,儒家从本质上来说,不能用善良来形容,如果非要用一个词来形容它,不如用“尊卑有序”,它更多地是在倡导一种社会规则,通过固化更多人的思想,来打造一种稳定的社会秩序。

读傅乐成先生的《中国通史》时,我发现一段有趣的记载:孔子在儒家学说已经相对成熟之后,开始长途跋涉,游说各个国君,让他担任宰相一职,用儒学来治理国家。

我们都知道,当时中国的小国家很多,但这时候发生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孔子每到一个国家,这些国君把他捧着,把他供着,但就是没有一个国君让他担任要职。

当然,在那个时代,能建立这么成熟的学说,已经很不容易了,但一种学说,并不一定适用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王小波说:善良要建立在真实的基础上,所以让我去选道德的根基,我愿选实事求是。

虽然没有明说,但能感觉到王小波对历朝历代知识分子的一些看法。

说白了,无论什么社会,知识分子都要有一种责任感,这个问题可以从正反两个方面来看。

如果一个人没读过什么书,也算不得知识分子,那么还好,他的影响力有限,老老实实地过自己的日子,帮不了别人,也害不了别人。

相反,如果这个人读过一些书,又已经形成了相对完备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那么他引经据典,言之凿凿,对别人的影响力就大了许多。

但是,如果这个人的价值观本身就有问题,那对别人的危害也大了许多。

害了别人,再给自己贴上善良的标签,这不是读书人,而是流氓。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我,一起聊聊我们的情感。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