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睿欣日记】读书笔记《被讨厌的勇气》

愿我们拥有一趟满意的人生。

1. 决定我们自身的不是过去的经历,而是我们赋予经历的意义。

2. 答案不是从别人哪里得到,而是自己亲自找出来。

3. 所谓追求优越性,是指自己的不断地朝前迈进,而不是比别人高出一等的意思。

4. 健全的自卑感不是来自与别人的比较,而是来自与“理想中的自己”比较。

5. 当人能够感受到与这个人在一起可以无拘无束的时候,才能体会到爱。

6. 我们并不是为了满足别人的期待而活着。

7. 人只有体会到我对共同体有用的时候,才能感觉到自己的价值。

8. 一味在意“他人怎么看”的生活方式正是只关心“我”的自我中心式地生活方式。

9. 不是考虑“这个人会给我什么”,而是考虑“我能给这个人什么”。

10. 并非是“世界”本身复杂,完全是“你”把世界看得复杂。你现在无法体会到幸福,因为你不会爱你自己。而且,为了能够爱自己,你希望“变成别人”。你之所以想要变成别人,就是因为你只一味关注着“被给予了什么”。其实,你应该把注意力放在“如何利用被给予的东西”上。

11. 你之所以无法改变,是因为自己下了“不改变”的决心。即使人们有各种不满,但还是认为保持现状更轻松更安心。你之所以不幸并不是因为过去或者环境,更不是因为能力不足,你只不过缺乏”勇气“,可以说是”缺乏获得幸福的勇气“。

12. 你为什么讨厌自己呢?为什么只盯着缺点就是不肯去喜欢自己呢?那是因为你太害怕被他人讨厌、害怕在人际关系中受伤。

13. 困扰我们的自卑感不是”客观性的事实“而是”主观性的解释“。比如如果你的身高是155cm,如果没有其他可比较的他人存在,你也就不会认为自己太矮。155cm的身高却可以让旁人感觉轻松,这样看你的身高还可以成为一个优点。

14. 健全的自卑感不是来自与别人的比较,而是来自与”理想的自己“比较。我们“虽然不同但是平等“。

15. 比起别人如何看自己,我更关心自己过得如何。“不想被人讨厌”是我的课题,但“是否讨厌我”却是别人的课题。

16. 所谓自我接纳,就是不去关注“无法改变的”,而是去关注“可以改变的”。比如说即使得了60分也不必悲观,在诚实地接受60分的自己的基础上努力思考“如何才能接近100分”。

17. 过去发生了什么与你的“此时此刻”没有任何关系,未来会如何也不是“此时此刻”要考虑的问题。假如认真地活在“此时此刻”,那就根本不会说出那样的话。

18. 你不是为了满足他人的期待而活,他人也不是为了满足你的期待而活。

19. 一味在意“他人怎么看”的生活方式正是只关心“我”的自我中心式地生活方式。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