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悖論

薔薇又開了一朵,顏色很贊,淡淡的黃,純純的美。

知了開始啼鳴,盛夏如約而至。看着外面不眨眼的太陽,越發喜歡家裏的陰涼,南北通透,讓風從各個窗戶門簾裏飄進來,帶來涼意,也帶來靈動的風景。

喝着茶,卻讀着雅各布的關於咖啡的科普著作《咖啡如何攪動人類歷史》。正如作者所說,每一種物質,只要和人類發生關係,就不再是物質發展史,而是一部思想史了。

雖然我的家鄉不生產咖啡,但各農作物的生產者卻有着相同的境遇,有如這咖啡悖論:在需求上升的同時,生產者卻收入低微甚至於不斷下降。

經濟學家們分析原因是商品被附加了更多的非物質生產環節,有如我們去星巴克點一杯咖啡,我們喝的除了帶苦味的咖啡豆以外,更多的是環境、服務,甚至於文化歷史,所以利潤分配傾斜給了後來的這些非物質生產環節。

分配自然是不均衡的,在地上勞作的百姓自然沒有和大公司抗衡的實力,不同的經濟實力對比,就自然有不同的利潤分配比,這似乎自然地引發了一個願打一個願挨的現況。

要提高生產者境況的最好辦法自然是讓生產者接近消費者,減少中間環節,便少了被利潤引流的機會。基於此,也願意購買助農活動的產品,只可惜,目前朋友圈裏面的助農還是處於很低姿態和效益基礎上的。

每一種物質,有如一個鏈條,連接着它的生產者和消費它的萬千生活,他們發生着關係,卻又似乎毫無關聯。貧苦的依舊貧困,揮霍的依舊隨意。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