握手言和(引子)

一条姻缘红绳,把北国青年穆让礼和南方姑娘叶珍的命运紧紧系在一起六十余载。

在时间长河里,六十余载弹指一挥间,对于人则是一辈子,长长的坎坷的,写满艰辛的一辈子。

穆让礼先松开红绳的一端,抛下所有人和事,荣与辱,静静的离开。

第一部分  他的故事

第二部分  她的故事

第三部分 他们的故事

小说带给读者的感受“他是一个赋有英雄主义色彩的人,一个认清生活本质,仍努力生活的平凡人。”

一个在苦难生活中升级打怪,努力的活着,尽情享受生活中那些微的阳光。

他是一个有远见的人,在全民闹革命时,利用身边的资源,给孩子请老师补习英语。常年阅读参考消息,给孩子订阅文学期刊。在报纸中捕捉得到国家经济发展动向,率先干起经济实体。

他的形象,高大英俊,年轻时喜欢穿白色衣服,白色鞋子。坐小飞机天南地北到处做生意,最远把生意做到香港。遇到多次危险,深深明白明白明天和意外不知哪个先来,挣钱后总是尽情享受生活。抽烟喝酒、打麻将十天半月不归。诙谐幽默,喜好外交,心直口快,内心写在脸上。认识的人上至县长下至放牛老农。

出生地:北方平原地区,心胸一如平原般广阔、坦荡。

生平:1916年出生于河北省,童年在快乐与贫困中度过。12岁迫于生计独自离开家乡远走山西学做生意。

1928年第一次远离家乡是真正意义上的远走,与伙伴们安步当车,徒步走山西,到达时晕倒在一户人家院墙外,一个老太太救了他。这户人家李姓人家,是著名的老槐树李家后代,经营一间酒作坊。老头子在城里铺子卖货,老太太在家掌管酿酒作坊。他聪明好学,深得师傅喜爱,师傅独生女比他大三岁,喜欢这个比自己小的小伙计。北方娶媳妇有“女大三抱金砖”美誉,小伙作为家族作坊的继承人培养,他也懂得报答师傅的救命之恩。

军阀割据,民不聊生,东家被抢劫一空,女儿受凌辱自尽,两老相继含恨离世。替东家守着店铺的李让已经没有动少事可做,生存成问题。

一天夜里一个青年男人快速折进他的店里,这是一个 山西新军干部接受革命思想。

1937年,21岁参加“牺盟会”。因有勇有谋被挑选加入“决死队”。1943年,作为领导力量参加秘密南下革命行动,官至营级干部。

1945年,29岁南下因病流落贵州,病愈追赶部队途中遇“黔南事变”,交通阻滞再度折回养病的老乡家。

1947年2月,31岁结婚,从此过上正常家庭生活。第二年有了大儿子,相继又添一儿一女,他觉得自己就是一个最幸福的人了。

在一次外出做生意的途中看见使用水能做动力碾米,被那不知皮倦的水车迷住。呆在人家碾坊里仔细研究水车结构。回家后凭记忆将水车结构画出与木匠造出一架水车,在远离城区的小河边开办碾坊,渐渐把一城的碾米磨麦生意集中到那里,生活简直如蜜甜。

然后遭到同行举报,已偷税罪入狱服刑3年吃苦受累不算什么,只可怜那个比自己小十岁的妻子一人带三个年幼的孩子还要自己照看碾坊养家糊口。他不知道的是他的一双小儿女同月双双在妈妈的怀里咽气,不知道她是怎样挺过那身心俱颓的慢慢长夜。生性开朗的他,在监狱中学会了种地,在监狱中结识一个话语中时不时夹杂一个英文单词的的大知识分子。他在行伍生涯中学得几句英文和日文,能听懂一个两个单词,那只是分子把他引为知己。出狱后帮助他在城里安家,后来成了他两个孩子的英文补习老师。女儿最后成为第一代大学生,成为一个英文老师。



她,娇小,独立、任性,不善外交,逻辑严密,孩子和家是她的世界。事情藏在心中。

七岁丧父,母亲靠一根针一把尺养大,得到奶奶、妈妈、叔叔所有的爱。年轻时爱穿旗袍,追随丈夫下农村后,脱掉高跟鞋与旗袍,学会插秧种地。生活中不满丈夫的懒散与生活方式。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