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怕给孩子报班,也需要多思考,多思辨

上周五,参加完姐姐英语班的家长会,了解到,目前,虽然是年龄相同的孩子,英语能力却千差万别。

仅仅是拿英语听写这一项的情况来看,英语能力突出的孩子,每周花10-20分钟,就能将当周学习到的12个新单词轻松记下;
而我家姐姐的情况,每天需要花10-15分钟的时间,加总计算每周需要花50-75分钟,还不一定能保证当周的听写全对。

了解了这个情况,我立马联系了英语老师,讨教目前情况下的改善之路,突破点指向了自然拼读。于是,我立马联系了家附近的英语机构,了解到暑假正好有自拼课程,准备立马下手,也顺便把这条信息转发给了同样二年级的盼盼妈妈。

正准备选择合适的期数报名,盼盼妈妈发来了一篇公众号的文章:

大火的自然拼读法,我们要不要教孩子?

于是,我认真翻看了里面讲述的几点理由......

之前着急给孩子报课的冲动,立马像被一盆凉水从头浇下似的,随着慢慢理解文中讲述的几个原因,我也逐渐恢复了理性的思考和判断。

自然拼读好不好?自然拼读要不要报?
对于这种问题,通常第一眼看到,本能地第一反应就是两个答案,好或者不好;报或者不报。于是,思维直接放在了非是即否的两条路上,这也是我以往非常习惯的思维方式——没有第三种选择,希望自己能简单得出结果,或者希望别人简单清晰地告诉我,要做或者不做。

因为,在决策面前,在做选择的时候,人会本能地更加焦虑和焦灼,因为人是真的不喜欢这种感觉,希望尽快做出一个明确的决定,以使自己快速摆脱掉焦虑和不安。

等真的冷静下来,我重新找来盖兆泉老师关于英语学习规划的书,重新仔细阅读了她对自然拼读的观点和看法,自然拼读不是不好,只是有它的适用范围和适用的对象,需要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来具体判断,没有一概而论的结果。

这,才是常态。

没有一试百灵的解药,也没有一个办法能解决所有的问题,孩子尚小的时候,可能更需要家长擦亮眼睛,多多思考,不要一拥而上,觉得适合别人孩子的,也是适合自己孩子的。

父母的认知,才是孩子的起跑线。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