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皇帝的子嗣,爲何不要生母餵奶,而是交給乳母餵養?

大家都有看過清代的宮廷劇,一般來說,宮廷劇的劇情離不開幾大主角,分別是皇帝、後宮、皇阿哥、太監以及大臣,這些角色之間,就足以構成錯綜複雜的情感和利害關係,所以我們一般稱之爲宮鬥劇。

不過,在真實的歷史當中,清代的宮廷裏面,還有一羣看似卑微、但卻非常重要的人——乳母。其實乳母在小說和電視裏面也經常出現,只不過戲份一般不會太多。

乳母這個身份比較特殊,顧名思義,她們就是專門負責餵養皇室後代的女子。皇室子嗣生下來之後,馬上就會給他配備專門的乳母,乳母的主要工作,就是用自己的乳汁來哺養年幼的皇子,俗稱餵奶,所以乳母很像民間的奶媽。

那對於我們現代人來說,如果不是存在特殊情況,一般情況下,媽媽都肯定首選自己給孩子哺乳,這樣比較安全也比較放心,那麼作爲天子血脈的皇室子嗣,爲什麼不要皇子的生母親自餵奶撫養,卻反而是交給乳母餵養呢?

說到這個皇室的乳母制度,最早可以追溯到西周時期,在禮記中有記載,古代宮廷對皇室子嗣的撫養有一套嚴格的體系。

《禮記集解》中說:國君世子生,卜士之妻、大夫之妾,使食之。也就是說,皇子誕生之後,會從士大夫階層中選擇合適的妻妾進宮餵養皇子,哺乳的期限,大概是三年,或者直到皇子斷奶。

這種乳母制度的作用,主要有兩個。

第一:是爲了隔離皇子對生母的依賴和情感,這樣就可以避免皇子長大繼位之後被母親控制,因爲一旦皇子對親生母親過於依賴、感情過於深厚,就有可能出現皇太后干政、或者孃家干政的情況;

第二點,當然就是可以讓皇帝的妃子儘快恢復身材,咱們現代人很多還會選擇產後修復,作爲皇帝的嬪妃,爲了避免失寵,自然也會急於快速恢復美麗的身材,當然這個原因相對來說是比較次要的。

但是乳母的職責也不僅僅是餵奶這麼簡單,特別在清代的時候,乳母的選拔非常嚴格,要求必須是年齡在15到20歲之間、剛剛生下三胎不超過三個月的女子,而且必須是精通漢語的八旗女子。

史料記載,清代乳母的職責有:凡善調護、審衛養、時衣服、節飲食、候寢興、防疾苦,於禮皆爾職也。這就相當於是一個全能型的保姆,而且要有很高的專業素養,除開餵奶,還要照顧皇子的衣食住行、醫療保健。

並且,乳母還要承擔皇子最開始的啓蒙教育,因爲古人說“三歲看老”,現代人也非常重視三歲以前的早教,清代的乳母,至少在這一階段,就承擔了類似於早期親子教育這樣的職責。

所以不難看出,皇室對於乳母的選擇爲什麼要如此嚴格,就是因爲乳母的職責不僅僅是餵奶,而是會對皇子的成長有着影響之深的重要性,這也是絕大部分清朝的皇帝,都會對自己的乳母比較尊敬的原因所在。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