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施傩戏

傩戏,又称傩堂戏、端公戏,是在民间祭祀仪式基础上吸取民间戏曲而形成的一种戏曲形式,广泛流行于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四川、贵州、陕西、河北等省。

恩施傩戏由红土“傩愿戏”、三岔 “坛傩”两部分组成,红土傩愿戏“戏中有祭”,三岔坛傩“祭中有戏”,都包含非常古老而典型的祭祀仪式。

1.红土傩愿戏

红土傩愿戏大约在清道光年间由湖南澧阳的曹仁山经鹤峰县传到石灰窑,现在尚存漆树坪和大河沟两个傩戏班子。在曹仁山后,经过了数代人的传承,到现在大约有200多年历史。

红土傩愿戏由傩祭和傩戏两部分组成(民间称为“正八出”和“邪八出”)。傩祭一般完成正八出法事,傩戏演出邪八出法事。

红土傩愿的剧目有大戏和小戏。大戏称为“三本半戏”,即“天地水阳”四大团圆戏,内容为《鲍家庄》《反五关》《青家庄》和《打金银》(半本戏)。大戏中的不少折子戏也可单独存在,如《鲍家庄》中的《胡氏观灯》、《反五关》中的《姜女下池》等等。其中《姜女下池》为必演剧目,有“姜女不到愿不了,姜女一到愿勾销”之说。此外,还有不少小戏,如《瞎子闹店》《瞧像》《双怕婆》《蠢子回门》等。

红土傩愿戏的道白是恩施方言中的“搬家子腔”,六个声调。红土傩愿戏表演行当分为生、旦、净、丑四行,表演有一套固定的程式。演员“三步半”登台口,丑角走“矮子步”,旦角走“抽三步”,且伸手要求呈“喜鹊闹梅”形;一至二人登台表演走“箱子环”,三人以上登台表演走“沙盘格”或“织篦子”、“穿花”。

音乐唱腔为各种角色的高腔、平腔、哀腔以及小调等约20多种,统称为“九板十三腔”。伴奏为“锣鼓助节,不托管弦,一人启齿,众人相帮”的“打锣腔系”。

2.三岔坛傩

“坛傩”现存于恩施市三岔镇,它起源于明代洪武年间恩施谭姓、杨姓等人家祭祖的“弘农堂”,至今还保留有25坛完整的法事。“坛傩”中所有法事都有情节、人物,不同的人物有不同的性格,具有戏剧雏形的巫俗表演。

三岔“坛傩”基本上是带着傩面具表演,这种傩面具大约有一百多种。

三岔“坛傩”的音乐无严格多变的板式,绝大部分是上下句的说唱,其旋律大多是由民歌、小调板腔化而得来。其道白是恩施方言中的“蛮子腔”,四个声调。

傩戏表演的角色有生、旦、净、末、丑之分,演出时一人主唱、多人帮腔,道白诙谐圆滑,动作粗犷豪放。

恩施傩戏是一个文化宝库,民间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戏剧、曲艺等等都混融其中而成一体。尤其是傩面具制作,现已是湖北独有,近百个面具中每一面都有一个神话传说、民间故事。

2008年6月,“恩施傩戏”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名录。

我去前年先后采访过恩施傩戏非遗传承人张永明、恩施傩面具制作非遗传承人汪儒斌,他们俩同为已故恩施民间艺术大师谭学朝的弟子。从采访他们的情况看,恩施傩戏的传承面临很大的问题,愿意跟随学习的人很少,因为学了之后不能完全靠这个行当解决生计问题。

据了解,现在很少有人请傩戏班子,傩戏表演一般只出现在舞台表演和民间艺术交流。

古老的传统文化和我们现在的生活离得比较远了,如果在传播方式上不能与时俱进,不能与人们的生活方式相融合,难逃消亡的结局。很多文化都是这么消亡的。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