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太史慈和黃忠之間,有什麼值得一說的故事?

以前小編曾經寫過黃忠的征戰,從歷史上的記載來看,黃忠在年輕的時候並沒有什麼過人的戰績,早早就派去長沙的他也只可能作爲援軍曾經幫助黃祖迎接孫策。那爲什麼小編要在標題中提及到太史慈呢?黃忠和太史慈之間有什麼不得不說的故事呢?

小編以下是根據一些資料關聯作一定的簡單分析,如果有什麼不對勁的,各位讀者可以在評論區與我交流。

史書中沒記載並不代表黃忠在長沙一代碌碌無爲,我們今天來看看史書中的一些細微末節,能夠看到老黃忠在那些年和東吳的征戰記錄,那爲什麼沒有什麼能夠記入史書中的勝績呢?其實只是因爲他面對的不是什麼無名小輩,而是太史慈。

我們之前就說過,黃忠那個時候跟隨的是劉表從子劉磐。而我們通過史書中瞭解到:時有劉表從子劉磐,十分驍勇,數度作寇於艾、西安諸縣。我們通過這樣簡單的一句可以瞭解,黃忠如無意外必然在這支作寇於艾、西安諸縣的部隊之中!從作寇二字來看,劉磐沒有攻城掠地,而是用騷擾或者是分散孫策方面注意力的作戰策略,畢竟那個孫策的主要目標是江夏的黃祖。

孫策於是分海昏、建昌作左右共六縣,並且以太史慈爲建昌都尉,兼治海昏,並督諸將共拒劉磐。劉磐從此絕技不復爲寇。

太史慈來了,劉磐就縮了?那是不可能的。這兩方勢必產生過一次甚至很多次的交鋒,規模無需很大,但起碼能讓劉磐望而卻步。

太史慈最出名的除了和孫策的大戰三百回合之外,更有他的射術聞名於世。據說以前跟隨孫策討伐麻保賊,有一賊於屯裏城樓上毀罵孫策軍,並且以手挽著城樓上的柱子,太史慈便引弓射之,箭矢更然貫穿手腕,更反牢牢釘在城樓上的柱子,圍外萬人無不稱善。甚至連曹操都曾寫信望他歸附。

很巧的是,黃忠好像也是因弓箭而聞名,那麼兩位神射手是不是有機會交手呢?我相信是有的,並且我寧願相信黃忠和劉磐是見識到了太史慈的能力後選擇退兵。

大家試想一下,劉磐和黃忠帶兵攻城,太史慈帶兵守城,以太史慈的能力在一定距離內箭射對方的將領並不是特別困難,而攻城之兵則想射落城樓上的敵人難度大了很多。這個時候對於兩位在射擊上都有比較有造詣的將領來說,誰佔據優勢一看就知道。也許勸退劉磐的人就是黃忠。

不過,以上就只是小編的推測而已,從那個時候的戰爭局勢來看,長沙一代並不是戰爭的忠心,看孫策的安排也是讓太史慈以防守的姿態面對來犯的劉磐。而太史慈的威名加上幾次交鋒,也讓劉磐放棄了之後的軍事行動。

也許我們應該因此而慶幸,也許因爲這樣,才讓黃忠在後期找到了自己的明主劉備。假如那個時候劉磐是準備死攻,也許黃忠已成爲太史慈的箭下亡魂。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