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訓學習心得體會

      4月19日,我們全校語文教師參加了培訓學習,三位老師針對如何去上好習作單元給我們作課和講解,雖累卻快樂着,因爲我們收穫滿滿。

      一、以現場課的方式說明如何上好習作單元。

      上午是邵老師和代老師各講課了一節說明文,兩位老師講的是五年級的課,上課的學生是四年級的學生,但是兩位老師根據學情和習作單元的特點安排教學內容,學生對於所學知識接受的不錯,特別是在短時間內的學習的基礎上能寫出符合要求的習作,我很是驚訝!可見兩位老師的教學水平有多高。特別是邵老師對於太陽特點如何寫清楚的,以扶一帶二的方法去學習,讓學生學習後兩個特點的表達方法很值得我學習,課堂上有教有學有引導,充分跳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每個學生都參與。代老師是利用課外資源讓學生在對比中學習,學生在對比中很清楚的理解《松鼠》一課的表達特點,並明白這種表達方式的好處,這是值得我學習的地方。兩位老師都善於表揚學生,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而且講課聯繫整個單元,習作練習都爲單元大習作做準備,而我講課只是考慮一課,備課也只是一課一課的備,以後我要向這兩位老師學習備課備一單元甚至全冊書。

    二、理解教材的編排意圖,讓語文教學更有效。

    1. 認識小學語文課標。李老師從於文正老師說起,不管什麼課型的課,首先得熟悉課標,只有熟悉課標你才知道如何去安排自己的教學設計,纔會更準確的評價學生的學習成果,

2.瞭解教材的編排意圖。因爲同樣一篇文章,不同年級的編排意圖就不同,你的教學目標就要不同,所以我們應瞭解整套教材編排意圖。這就需要知道教材的一個核心、雙線結構,三位一體。核心就是語文學科的核心素養,雙線結構就是寬泛的人文主題和語文要素訓練序列。我們可以藉助課後習題了解語文要素,所以講課是注重課後習題。

      其實我平時很注重學生的課前預習,講讀課我讓學生結合課後習題去預習,我告訴學生你能把課後習題通過自己的預習完成,說明你已經學會了,還要注重交流平臺和學習泡泡,低年級其實可以利用插圖瞭解編排意圖。

    習作單元教學時需注意的問題

1.關注編排特點,注意前後關聯

2.體現單元整合,聚焦以學定焦

3.有效藉助蒐集材料

4.幫助把事物介紹清楚

總之,今天的培訓學習我明白習作單元的教學方法以及注意的問題,在以後的教學中我要學習致用,讓自己的語文教學更有效。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