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P的必要性

Gap,是必要的一段放空时间;
尤其是当我们目空一切,眼里只有目标的时候;
适当的放空,让人去思考,向前的方向和达成目标的路,是否仅此一条,和仅此一时?

当我对孩子的学习有了更清楚的目标后,会对他们的学习计划进行更多的安排,比如,要做多少时间的英语听力练习,听力输入嗯比如,儿子需要去做哪些相应的数学思维练习,也需要提前开始语文和英语方面的准备。

就在这一切高歌猛进的时候,我突然发现这些都是“我”的目标,而不是孩子的目标。

他们现在在这个年纪,确实可以跟随爸爸妈妈的指挥棒,让他们向东,就向东,让他们向西,就像西,因为爸妈决定了他们的资源分配。

可是,随着感觉到家里8岁姐姐的渐渐长大,她有了更多自己的思想。有些放在我目标上的计划,并不在姐姐的日程安排上。

我想她的目标可能就是,正常完成学校的功课,这就是当前作为一个学生的目标,其他时间不是都可以用来去做,我喜欢做的事情?

然而,现在的现实却是,除了完成学校的作业以外,妈妈还给我报了,其他的数学的班、语文的班,还有英语的班,现在三科主科都有了。
除了日常学习之外的,其他的班这些都是妈妈给我报的,这些,并不是我想要去报的,我也不知道妈妈给我报的这些班对我有什么帮助,起码短期来讲,我并没有看到我有哪一些进步或者不同,我也没有在我的生活中有很明确的感受。如果是这样的话,那我为什么现在要提前学这么多,现在就要开始准备这么多呢,为什么不能等我觉得有问题的时候再去做这些准备工作呢?我想这些应该是孩子的心声吧。

这样我又想起来以前看到了的那本书,自驱型成长,其实就是为了培养孩子如何去做好他的目标管理,孩子的目标是什么呢?

其实想想还真的没有跟他讨论过这个问题,每天都在日复一日的忙碌中度过,小朋友每天听到最多的就是啊,现在该读英语啦,现在该做数学题了,现在该去洗澡了,马上睡觉了,赶快再听一下英语。可能听到更多的就是,妈妈的这些语言。那么孩子的自驱力,你在哪儿呢?

现在回想起来之前看到的,那本自驱型成长的书,印象中大概就只对当时的那个控制,有很深的感触。但实际上想想,现在自己的做法不就是在控制吗?然后又想起,上次音乐课的老师也是在讲,小的时候让孩子练琴可能更好,孩子更容易受到父母的影响,说起来是影响,可能有一部分或者有一定的程度,实际上还是控制或者叫什么其他的词语这个词,如果不太恰当的话。

但是,随着孩子的自主性越来越高,孩子不受控的这个范围会越来越大,那如何转变家长以前的这种控制型的方式去管理孩子,这是个很需要去学习和转变的过程。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