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老師付萬道

語文老師付萬道      楊連山

付萬道老師是我社旗師範時的語文老師,教了我兩年語文。

付老師高高的個子,身材很魁梧,大背頭,高而且尖的鼻子,紅紅的臉膛,劍眉高聳,炯炯有神的眼睛閃爍着靈慧秀氣的光芒,薄薄的嘴脣,下巴寬而且前突,談笑風生之中帶着名士的狷介與自負。

付老師的語文課講的很精彩,課堂上盡情的揮灑着才情。粉筆字寫的很有藝術性,練過字帖而且又走出了字帖,有自己的藝術個性。在講古詩十九首時,面帶微笑,興致勃勃地背誦起來:日出東南隅,照我秦氏樓。秦氏有好女,自名爲羅敷。羅敷喜(善)蠶桑,採桑城南隅。青絲爲籠系,桂枝爲籠鉤。頭上倭墮髻,耳中明月珠。緗綺爲下裙,紫綺爲上襦。行者見羅敷,下擔捋髭鬚。少年見羅敷,脫帽着帩頭。耕者忘其犁,鋤者忘其鋤。來歸相怨怒,但坐觀羅敷。有一天正講課呢,付老師講到了他的同學劉先琴說,我的同學劉先琴是光明日報住河南記者站站長,很有文采,是文章快手。

有一次在作文課上,付老師理在講臺上滔滔不絕地評講作文,說這次作文有的同學語言很形象,比喻用的很精彩,比喻白說是天空中飄浮的一朵朵白雲,又像草原上一片片的綿羊,還像大白鵝的羽毛。我坐在座位上聽了,感到這比喻用的確實很形象,心裏感覺咋真熟悉呢,彷彿是出自自己的筆下,可是又不敢確認。作文發下來翻看一看,呵呵,原來是自己作文中的句子呀。還有一次付老師在作文課上念範文的,我一聽竟然是我的作文。聽着付老師站在講臺上讀自己的文章,語氣中滿滿的是讚許。心裏又是感激又是忐忑不安,還有一絲絲的受寵若驚。那一天自習課,正在教室裏看曲波的長篇小說橋隆飆呢,有一個同學走到我跟前說,付老師讓你去一趟他的辦公室。我急急忙忙地去了,推開門,已經有幾個同學坐在那裏,和付老師談笑着。付老師扭頭看見我,忙伸手從辦公桌上拿了一本打開的作文本,笑道,楊連山的作文語言越來越精煉了,你把這一篇作文抄一遍,讓上高中的我兒子看看,學習學習。我聽了,萬分感激道,好的,我抓緊時間抄出來,謝謝付老師。

受付老師愛好文學的感染和影響,班裏很多同學都愛好寫作起來,我的同學張榮克,是我嫂子的侄子,有了這層親戚關係,兩人都感覺格外親近,與別的同學自是不同一般。他喜歡讀文章,還向一些雜誌投稿。邢懷奇整天抱着雜誌本看,還貪婪地在作業本上摘抄精彩的段落、句子,很勤奮努力地閱讀着,寫作着。王元華愛好寫詩,有一天把一張剪報輕輕地放在我的桌子上道,葉文福的這首詩很不錯,你看看。我拿起來聚精會神地讀着。我也漸漸的對寫作文感興趣起來,每當寫作文感覺有寫不完的東西。那時候班裏瀰漫着一種大家競相愛好文學的風氣,都是受付老師的引導。

可惜的是,一畢業,忙於教課,竟然把對文學的愛好丟到了九霄雲外。那結局就是蹉跎了四十年後的今天,一事無成,窮困潦倒。揮霍了青春,虛擲了歲月。蒼顏白髮的今天,回首人生之路,最大的人生失誤就是,沒有保持着高考前四個月的那種不管不顧、竭盡全力的拼勁。考上師範後我會鬆勁了,兩年的師範學習幾近於白白浪費掉了。走上教育工作崗位後,又挖空心思地對付應試教育,爲了謀生只顧了職業,卻荒廢了事業。假若一個人要是能把職業、事業和掙錢融合爲一體,找到三者的平衡節點,那是人生最理想的狀態。可惜很多時候是萬難做到的,三者總是糾結矛盾着,顧此失彼,留下人生的缺憾。

聽班裏的同學說,付老師很有文人清高的氣質,自信並且自負。有一次和一個副校長一言不合,賭氣道,這些人不當你的馬前卒。當時我聽了,心裏很佩服付老師的傲骨。

我常常感嘆,人的情感很多時候是很脆弱的,自從八一年春上到李店鄉中實習,和付老師分別後,四十年了,我竟然沒有再和付老師見過一面,也沒有聽到過付老師的情況。簡直就是音信隔絕。

仁慈的造物啊,請賜我機緣,讓我再見一見付老師,讓學生有機會當面對我的恩師說一聲,謝謝。                             二零二一年五月二十八日上午於十四中政教處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