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國趙雲的弱點是什麼?正是因爲這點不被重用

三國時期,趙雲可以說是戰神級的人物,長坡戰七進七出,英勇無比。但是他一生中好像沒被重用過,才能無法施展,只能坐着冷板凳看他人風流。

所以趙雲的能力和忠誠度是不是不夠呢?當然不是,在膽識、忠誠度、個能勇武和軍事能力等方面都屬於一流的人才,一點也不比五虎上將差。對於這一點,相信對三國演義有所瞭解的朋友們都知道這一點,特別是趙雲忠義無雙,小編就不多說了。

因爲趙雲有一個十分致命的弱點,這是他一生會在替補席的原因。關於他的這個弱點,我們先來看看下面這兩件事。

214年,劉備奪取成都後,想將成都城中的房舍和城外園地桑田分賜給諸將,這麼做的好處非常明顯。劉備對戰勝的士兵論功行賞,也可以收攏人心。

但是趙雲出言反對,大致意思有兩層:一是霍去病曾說過匈奴未滅,無用家爲,現在國賊不只像匈奴只有一個,所以還不到可以安定下來的時候,應該等到天下平定之後,再讓衆人回到家鄉耕耘田地,這或許纔是最好的決定。

二是益州的百姓剛剛遭遇戰禍,現該將田宅房產歸還給百姓,先讓他們安居樂業,後再使他們服兵役、納戶稅,如此一來就能得到益州的民心。

趙雲說得這麼一身正氣,劉備也不能反駁,因此劉備收攬人心的行動泡湯,功臣們撈好處的機會也沒了。所以,不管是劉備還是其他同僚,多多少少都有些反感趙雲!慢慢地,趙雲遭到了排擠。

228年,諸葛亮出兵北伐,宣稱將會由斜谷道出兵,並且派趙雲和鄧芝轉移注意力,吸引魏國的主力大部隊,而諸葛亮就自己帶領部隊北伐,這場戰役結局以失敗告終了。

這個時候的諸葛亮算是重用趙雲的。不過趙雲作爲疑兵,遇到曹軍的主力,失敗很正常,但是趙雲應對比較妥當,加上他親自斷後,因此損失不大。然而在主戰場上,馬謖違背了諸葛亮的指示,導致了最終的北伐失敗。諸葛亮上表自貶三級,趙雲也被貶爲鎮軍將軍。

蜀軍退兵的時候,孔明就問:“主力部隊退兵的時候,亂成一團,而疑兵退兵,卻井然有序,這是何故?”有人解釋道,是因爲趙雲自己斷後,因此物資纔沒有損失,比如多餘的絹布等。

所以,諸葛亮下令分給趙雲部隊的將士。趙雲說道“我軍軍事失利,怎麼還能要賞賜呢?請將這些物資全部納入赤岸府庫,在十月寒冬的時候再賞賜給將士們使用。”諸葛亮對趙雲示好,而趙雲完全不給諸葛亮機會呀!

從這兩件事情來看,趙雲性格耿直,忠心愛國。

客觀來說,趙雲是個好人,也是國家的棟樑。不過在講究站隊的政壇上,趙雲這樣的人一般不能得到重用,畢竟不懂政治。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