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集 電子計算機

1. 背景

人類社會規模的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不斷增長,20 世紀上半葉,世界人口幾乎翻倍。一戰動員 7 千萬人,二戰 1 億多人,全球貿易和運輸更加緊密,工程和科學的複雜度也達到新高,甚至考慮登陸其他行星,複雜度的增高導致數據量暴增,人們需要更多自動化,更強的計算能力。很快,櫃子大小的計算機變成房間大小的計算機,維護費用高,而且容易出錯。

2.「繼電器」時代:最大的機電計算機之一:哈佛馬克一號

1944 年,由 IBM 完成,給二戰同盟國建造。最早的用途之一:給“曼哈頓計劃”跑模擬,有 76 萬 5 千個組件,300 萬個連接點和 500 英里長的導線,有一個 50 英尺的傳動軸,有一個 5 馬力的電機驅動。

這臺機器“大腦”是「繼電器」。

  • 繼電器:用電控制的機械開關。繼電器中有根「控制線路」,控制電路是開還是關。
  • 「控制線路」連着一個線圈,當電流流過線圈,線圈產生磁場,吸引金屬臂,從而閉合電流。
  • 比喻:繼電器相當於是水龍頭,控制總線相當於是水龍頭把。打開水龍頭,水會流出來。關閉水龍頭,水就沒了。繼電器乾的是一樣的事情,只不過控制的是電子,而不是水。控制總線作用之一,還可以連接到馬達,給馬達計數+1。
  • 缺點:
    1. 速度慢:繼電器內的機械臂「有質量」,因此無法快速開關。舉例:1940 年代,一個好的繼電器 1 秒可以翻轉 50 次,看起來很快,但是還是不足以解決複雜的大問題;1 秒能做 3 次加法或者減法運算,1 次乘法要花 6 秒,除法花 15 秒;更復雜的操作,例如:三角函數,可能需要一分鐘以上。
    2. 齒輪磨損:任何會動的機械都會隨時間磨損。
    3. 隨着繼電器數量增加,故障概率增加:哈佛馬克一號有大約 3500 個繼電器,假設繼電器的壽命是 10 年,也意味着平均每天要換一個故障繼電器,這個問題很嚴重,因爲有的運算需要運行好幾天。
    4. 吸引昆蟲:巨大、黑色、溫暖的機器會吸引昆蟲。1947 年 9 月,哈佛馬克2型的操作員從故障繼電器中拔出一隻死蟲。Grace Hopper 曾說:“每當電腦出了問題,我們就說它出了bug(蟲子)” ,這就是術語bug的來源。

3. 如何提升計算能力?「真空管」時代!

如果想要進一步提高計算能力?需要更快更可靠的東西來代替繼電器。

  • 1904年, 英國物理學家 Ambrose Fleming 開發了新的電子組件 「熱電子管」,是世界上第一個「真空管」。

    所謂熱電子管是指:把兩個電極裝在一個氣密的玻璃燈泡裏,其中一個電極可以加熱,從而發射電子,這叫「熱電子發射」;另一個電極會吸引電子,形成「電龍頭」的電流,但只有帶正電纔行,如果帶負電荷或者中性電荷,電子就沒有辦法被吸引,越過真空區域,因此不會有電流。

  • 「二極管」:電流只能單向流動的電子部件。我們需要的是一個能開關電流的東西。

  • 1906 美國發明家 Lee de Forest, 在 Fleming 設計的兩個電極之間,加入了第三個「控制」電極, 向「控制」電極施加正電荷,它會允許電子流動,但如果施加負電荷,它會阻止電子流動。因此,通過控制線路,可以斷開或者閉合電路。這和繼電器的功能一樣,但重要的是「真空管」內沒有會動的組件,也就意味着更少的磨損,更重要的是,每秒可以開閉數千次,因此這些「三極真空管」成爲了無線電,長途電話以及其他電子設備的基礎,持續了接近半個世紀。

  • 「三極真空管」缺點:有點脆弱,像燈泡一樣會燒壞。但比起繼電器,是一次巨大進步。

  • 起初,「三極真空管」很貴,收音機一般只用一個,計算機可能需要成百上千個電氣開關,到了 1940 年代,「三極真空管」的成本和可靠性得到改進,可以用在計算機裏,標誌着計算機從機電轉向電子。

舉例

  • 「巨人1號」

    1943 年,由工程師 Tommy Flowers 設計,完工於 1943 年 12 月,在 Bletchley Park 完成組裝,總共製造了 10 臺巨人計算機,用於破解納粹通信,
    是第一個大規模使用真空管的計算機,有 1600 個真空管,被認爲是第一個可編程的電子計算機,但是需要配置。

  • 2 年前(1941年),阿蘭·圖靈經常被成爲「計算機科學之父」。圖靈也在 Bletchley Park 做了臺機電裝置,叫 Bombe,這臺機器設計的主要目的是破解納粹「英格碼」通訊加密設備,但嚴格來說,Bombe 不算計算機,

  • 電子數值積分計算機 ENIAC,1946 年,由 John MauchlyJ. Presper Eckert 設計,在賓夕法尼亞大學完成建造, 這是世界上第一個真正的通用,可編程,電子計算機。它每秒可執行 5000 次十位數加減法,比前輩快了很多。它運作了 10 年,據估計,比當時全人類加起來還多。

4. 比真空管更快的「晶體管」時代!

到了 1950 年代,真空管計算機都達到了極限, 新的電子開關開始被需要。

  • 1955 年,美國空軍的 AN/FSQ-7 計算機完成,是 SAGE 防空計算機系統的一部分;

  • 1947 貝爾實驗室科學家 John Bardeen, Walter Brattain, William Shockley 發明了「晶體管」,每秒可以開關 10,000 次。一個全新的計算機時代誕生。

    「晶體管」就像之前講過的「繼電器」、「真空管」,也是一個開關,可以用控制線路來控制開或者關。它有兩個電極,電極之前有一種材料隔開它們,這種材料有時候有電,有時候不導電,這種材料就是「半導體」,控制線連到一個「門」電極,通過改變「門」的電荷,我們可以控制半導體材料的導電性,來允許或者不允許電流流動。

    • 優點:
      • 比起玻璃製成,小心易碎的真空管,晶體管是固態的;
      • 晶體管可以遠遠小於繼電器或真空管,不僅小,還超級快,導致可以製造更小更便宜的計算機,例如 1957 年發佈的 IBM 608,第一個完全用晶體管,而且消費者可以買到的計算機。它有 3000 個晶體管,每秒執行 4500 次加法,每秒執行
        80次左右的乘除法。

舉例:

  • IBM 很快把所有產品都轉向了晶體管,把晶體管計算機帶入辦公室,最終引入家庭。
  • William Shockley 搬到硅谷後,創立了「肖克利半導體」,裏面的員工後來成立了「仙童半導體」,這裏面的員工後來創立了「英特爾」,當今世界上最大的計算機芯片製造商。
  • 如今,計算機中的晶體管小於 50 納米,而一張紙的厚度大概是 10 萬納米,每秒可以切換上百萬次,並且能工作幾十年。

5. 總結

  • 開關的發展:繼電器 -> 真空管 -> 晶體管,讓電路開閉變得非常非常快。
  • 計算機的發展 哈佛馬克一號 - 巨人1號 - Bombe -> ENIAC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