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李焕英》观后感。女人总是谈感情,男人却总跟你谈逻辑。

昨天晚上,看完了《你好!李焕英》,最后揭示妈妈也是穿越过去的那一段,整个人哭惨,边哭鼻涕边流,纸巾都来不及供应。

最戳人的那句台词:可是我妈现在还不会啊。

妈妈本来也是什么都不会的花季少女,为了我们才变成超人的啊。

女孩子总是会被这样的温情和真挚打动,因为我们更能理解身为女儿的心情,甚至以后能理解作为母亲的不容易,所以为电影,为贾玲,为妈妈流下了感动的泪水。

电影中,冷特有一句台词:假如我妈生的不是我,可能过的比现在好。

现实中,多少人有过这样的念头,尤其是在上个世纪,重男轻女思想横行的时候,多少母亲因为生了女儿遭到了非人的待遇和不公,那样情况下的子女,又是什么心态去面对如此沉重的付出。

多少婚姻关系是因为子女维系起来的,多少个孩子也曾经想,如果不是我,他们应该早离了,早就去追寻另外的幸福了。

等我看完电影之后就想知道豆瓣评分是多少,点进去看8分也还不错,但是我发现了一个现象,影评里有人开始打1星,2星,3星的,点进去看网名,看影评,也能估摸着知道一二,普信男真的很有自信。

声明一点,我不是不能接受别人给这部电影打低分,而是我从低分里看到了某些男性的思考逻辑———这部电影一般,那些哭的人傻逼。

这些低评里,大部分的观点如下:

1.这部电影是合格的商业片,却也是不合格的商业片。

excuse me?

这部电影的商业价值已经用票房来证明了,还需要你们在这里评头论足说是不是商业片?再说了电影拍出来的本质就是赚钱,不然投资方倒贴给你看电影啊。

2.女儿为了让母亲过的好一点,给母亲找新老公的转折太快了,没有铺垫。

这真的是无脑黑,明明晓玲是在医院被冷特的那句话孙打动,也就是萌生了:假如我妈生的不是我,是不是她会好过一点的这个想法。所以后来玲儿开始帮助沈光林的时候,是有丝丝犹豫的,再后来的帮助中,出发点也是让母亲高兴。

3.冷特这个角色加的可有可无,为了给晓玲加感情线而加感情线。

请试想一下,你和你正在追求的女孩子要出去玩,女孩子带上了闺蜜,所以你为了不尴尬,也顺带叫上了你的好朋友。这件事,难道不是顺理成章的吗?更何况还是1981年的时代背景。假如就沈光林和英子还有玲儿出门约会,谁尴尬?

看个影评,都能把自己气到。

一千个人有一千个哈姆莱特。

那一千个哈姆莱特也是一千个人,你是怎样的人,就看到的这个事情怎样的一面。

以上。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