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的藝術》:擁有美的瞬間

文圖/阿開

《旅行的藝術》

一直想去學習繪畫,一直都未能實現,還爲此找到諸多借口,對視力不好、對頸椎不好,沒有天賦等等。雖然沒有開始學習,但心中一直有着那麼一顆想學繪畫的火種,隨時都可以點燃。

以前每每在寫字平臺上看到友友們的畫作,總是既羨慕又後悔,悔不當初狠下心來對自己痛下殺手,幾年的時間過去了,也該能入門了吧。最近這顆火種又開始蠢蠢欲動,只是這次不是受畫作的刺激,而是被一本名字叫做《旅行的藝術》的書感動了。

掩卷沉思,阿蘭·德波頓的《旅行的藝術》其實並未告訴讀者應該去哪裏旅行、怎樣去旅行及旅行中的注意事項。阿蘭自己本身也是想去哪裏去哪裏,只是每次旅行時他都會詳細地記下當時的內心感受。作者思維敏捷,猶如天馬行空、縱橫馳騁,心之所至則寓之於筆,不急不緩、娓娓道來,讀後受益匪淺。

擁有美的瞬間

生活中我們總會遇到特別喜歡或特別震撼的美景,這些景色也許在感官上並不見得有多美,但是就在那個剎那,我們的眼睛捕捉到了它,並與之發生了共振。此時我們的內心深處就會湧起那麼一股熱流,它會讓人熱淚盈眶抑或黯然神傷。

在與這種令人震撼的美邂逅的剎那,人們都會有種想把這個瞬間“據爲己有”的慾望。如何才能擁有這個瞬間呢?《旅行的藝術》作者阿蘭·德波頓在書中的章節——“對美的擁有”裏做了比較詳細的闡述。

在這個章節中介紹了身爲英國作家、評論家和藝術家的約翰·羅斯金關於如何才能真正擁有美的觀點,他的大多數作品都圍繞着一個主題,即如何擁有美景。

羅斯金對如何擁有美景得出了5條結論,不過只有一種辦法可以真正地擁有美,那就是通過理解美而達到對美的擁有。理解的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嘗試通過藝術,即通過書寫或繪畫來描繪美麗的地方,從而擁有這個美麗的瞬間。

繪畫與關注力

羅斯金最希望教大家做的事就是繪畫:“繪畫不該只是屬於小衆的藝術,每個人都可以去學習,就像學習法語,拉丁語或數學一樣。”

繪畫可以教會我們學會觀察、學會關注,而非走馬觀花。羅斯金認爲,在旅行時放慢腳步會讓人變得更加從容、健康、快樂和明智,走得快也不會看到更多。真正珍貴的東西是所思和所見,而不是速度。

在如今這個崇尚效率的社會大背景下,人們已經習慣了步履匆匆,心中似乎總是有幹不完的工作、等着解決的難題。故而,即使遇見再美麗的風景也只是稍作停留而後又匆匆離去。久而久之,人們便失去了對周圍環境和生活細節的洞察力,內心也變得浮躁起來。

繪畫在某種程度上能讓人們安靜下來,繪畫之人能夠捕捉到日常生活中一些細微的、感人的鏡頭,春天裏一棵剛剛露頭的小草、梅園裏地上橫着的一根枯枝、天邊的一抹晚霞、孩子的一張笑臉都會讓他們心生感激,有拿起畫筆的衝動。

繪畫之人通過關注生活的點點滴滴,對色彩的敏感度及自身的審美能力日益提高,更爲重要的是學會了觀察,會全身心地關注一件事情,會更加熱愛生活、珍惜生命。

繪畫與情愫

羅斯金一直鼓勵人們嘗試着去擁有美的瞬間,並把那一刻在心裏變成永恆。爲此,他不僅鼓勵人們在旅行時去作畫,也提議寫作,認爲寫作就是在用文字畫畫。

藉助於文字我們也會把某一鏡頭敘述下來,然而,對於太過震撼的景色有時也會詞窮,往往是心有千言卻又不知從何說起,即使是散文大家此時也會搓手嗟嘆、無可奈何,連呼“豈有此理,豈有此理!”

詞窮之時繪畫則能彌補這個遺憾,人們通過仔細觀察而後繪之於紙上,則此畫乃寓情於景是也,有些畫所表達的意境真乃“只可意會不可言傳。”

父母離世多年,老屋閒置加之年久失修,曾經穿梭無數次的大門如今已經傾斜,院子的磚縫裏也長起了野草。大門緊鎖、物是人非,睹物思人、空有餘悲。然而,在我的內心深處,這個小小的院落卻是另一番模樣。

推開大門,映入眼簾的是個長條型的院子,院子兩側圍着山區常見的木製籬笆,每逢夏天到來,籬笆上便開滿了各色的牽牛花和一種忘了名字的粉色小花,它有着荷葉一般的小小葉子;籬笆下面種着各色花草,有一種花的花朵可以用來塗染指甲。

臨窗有棵枝葉繁茂的李子樹,春天裏枝條上便開滿了花朵,引來蜜蜂上下飛舞,有幾條樹枝若開了窗便可伸進屋子裏;院子左手邊有棵海棠樹,秋天的時候果實便壓彎了枝頭。

盛夏時節的傍晚,母親有時會把飯桌立在院子裏,一家人在院子裏喫飯,飯桌下面一條名字叫做“狗子”的小狗跑來跑去,不時地用頭頂頂你的腳,等着主人給點好喫的······

如果哪天學習繪畫了,那麼最想畫的便是這個小小的院落,想把那段幸福的時光重新勾繪出來,讓家的模樣在心裏成爲永恆。

定住即將消逝的雲彩

隨着技術的不斷進步,一些傳統的東西被越來越多的人所拋棄,尤其是隨着手機照相功能的普及,人們似乎更傾向於照相,又快又好,何苦去學素描?費時費力。

世間任何一種新興事物在給你帶來快捷的同時,也必定在某些方面無形中剝奪了你的某項自由,多數人樂在其中而不自知。

幾天前剛剛從成都旅行歸來,爲了觀看大熊貓,那天早早地就衝去了熊貓基地。雖避開了“五·一”小長假,但所到之處依舊是人山人海。人們爭相着擠向前排,幾乎所有人都伸着脖子、高舉着相機,或錄或拍,極少數人會靜靜地去觀察。

本人亦不能免俗,用力擠到前排,對着憨態可掬的大熊貓一頓狂拍後,心滿意足地招呼先生,走吧,都照下來了。錯誤地以爲拍了照片就會擁有這段美好,其實一段美好記憶的儲存時間取決於當時觀察的用心程度。

如若不去拍照,而是選擇繪畫的方式,那麼就會使這段記憶的存留時間相對延長,用羅斯金的話說,繪畫使我們得以“定住即將消逝的雲彩、顫抖的葉子及變幻的陰影”。

【文字之光專題】秉持“爲好文找讀者、爲讀者找好文”的價值理念,目前不接受投稿。【金色梧桐】【金色梧桐】是其優選專題,歡迎投稿薦稿。

主編韓涵微語攜全體編委人員恭候你帶着優秀的文字找到我們。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