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溫校長“加餐分享”後的一些所思所想

昨晚的《✈️ 砍柴書院&簡書寫作營第二期》大羣裏少了前一晚的熱鬧,有一種“大王駕到,閒雜人等”迴避的感覺。

校長這樣的大咖出場,實行了禁言,噼裏啪啦一條條校長的語音轟炸全場,昨晚是一條一條悶頭悶腦地聽着,現在又重溫了一遍,心中不免有些碎碎念。

校長略帶地方口音的普通話,讓人聽着既溫暖又親切,甚至有一種糯糯的、綿綿的、可可的感覺,羨慕校長這樣的經歷和成長,然而每一個成功的人靠的永遠不僅僅是運氣,更多的是堅持不懈地努力和不斷地深挖創新。

校長聊到自己的文學夢想,於我而言,文學是遙不可及的,我更在意的是考量自己能不能成爲一名自媒體人,這是我近期的一個目標。

如同校長說的每一個人都需要樹洞,每個時代都有每個時代的文字,這樣的體會我也有過,就像中學時代的《萌芽》、《意林》、《讀者》、《青年文摘》……

那個時候這些刊物就經常出現在課桌抽屜裏和書包裏,當然還有一些口袋小說和漫畫,那個時候如果很喜歡一個作者,只能通過寫信的方式聯繫,然而往往是石沉大海的。

如果對某本刊物的徵文很感興趣,會迫不及待的寫文,然後無數次修改,再工工整整地抄到信箋紙上,放入信封,用漿糊貼好封口,貼上郵票,無數次地檢查信封收件人、收件地址和郵編是否有誤,然後每天期盼着收到回信。

傻傻的等了一個月,杳無音信,那句徵文下的小字便在腦海中閃現:“從寄信之日起滿一個月沒有收到回覆,請自行投稿。”

一次次地喜歡文字,一次次地與文字擦肩而過,其實特別的感謝人人都是自媒體的時代,如同校長說的“與讀者交流”更便捷了,這個網絡飛速發展的時代,不去進取,註定淘汰,路在腳下,卻仍舊前路茫茫。

記得大學時代特別迷戀《愛人》雜誌,還有各種週刊以及張愛玲和三毛的作品。每一個時代確實有每一個時代的文字,但萬變不離其宗的是它們都不僅僅是文字,我們在文字裏可以收穫很多。

有些是有益於我們學習,助我們成長的,有些是治癒心靈,給予啓迪的,那個時候的閱讀和寫作單一而傳統,中規中矩,那時候對於文字,猶如一位情竇初開的少女,想了解更多,卻不敢深入。

這個時代,文字給我們帶來的與其說是使命倒不如說是機遇,然而我依舊迷茫,我想和校長一樣做一個有意義的“文字工人”,讓自己書寫的每一個文字都有溫度而有力量,淳樸又充滿朝氣。

在這個人人都是自媒體,人人都能自媒體的時代,要想成爲一名真正的,合格的自媒體人,我們敲擊出的每一個字符,都必須是有正能量和有價值的,所以我想跟優秀的校長學習,從最根基的基礎學習。

人生說起來其實很奇妙,以前上班的時候不覺得,現在好長好長時間沒有上班了。雖然有着一顆相對善良的心,也能明白,有些殘酷和殘忍是自己必須去面對的,就比如:挖地的時候,本意並不想挖到蚯蚓,當鏟子下去的時候,一條長長的蚯蚓變成了兩節,有一種血肉模糊很血腥的感覺,起初會覺得很過意不去,可是久而久之,又會覺得習以爲常了。

人總是在不斷的改變,就如那就話“長不過執念,短不過善變”,我不知道自己在自媒體這條路上走不走得通,然而我想試一試,跟隨校長的腳步,勇敢邁向另一條未知的路。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