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文章難產一兩個月……

昨天斷更了一天,原因是一直在寫一篇關於中茶歷史的文章,得靠譜,得經得起推敲。面對一無所知的歷史資料,整理了思維導圖,邊做邊改,不知不覺過了時間。

最主要應該改掉晚上更文的習慣,減少突發性影響。

昨天又找了一些新資料,進行了梳理,發現之前梳理的結果又出現了錯誤,或者相互衝突,亦或是銜接不上的情況。

究其原因,主要由以下幾個方面問題的錯綜交織導致的:

1、中茶歷史最早可追溯到1949年共和國成立,後來隨着計劃經濟產生,發生了各種更名、改制,隸屬關係變化。

2、外貿體制改革時期,又經歷了一波改名、改制、隸屬關係變化。

3、在此不斷變化的過程中,中土畜、中糧集團也一直與此密切相關,更增加了複雜性。

4、前後改名、改制的過程中,更多時候不是名稱的改變,或者職能的繼承關係。而是根據新的歷史需求重新單獨成立了新的公司(或部門),但是名稱和職能又有相似,乃至後期又進行了相關部門的合併。

5、可靠的、可參考的文獻資料甚少,就連官方網站的介紹、歷史沿襲都是簡單粗暴的,省略了許多細節。網上流傳的一些常見資料大都來源於此;或者還有一些是沒有來源的文章,可參考性存疑;亦或者是相互之間銜接不上。

綜合種種原因,導致問題比較複雜,昨天在知網上找了些以前的論文做參考,發現幾處高價值信息,由此串聯了許多零散的細節,也解釋了許多矛盾的原因。

一直梳理,一直分析,到最後還有幾個點沒能解決,不過在此過程中提升了自己的探究能力,也是不錯的,剩下的問題,留着後面慢慢梳理吧!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