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高考語文作文試寫

原卷試題內容,摘錄如下:

古人常以比喻說明對理想的追求,涉及基礎、方法、路徑、目標及其關係等。如漢代揚雄就曾以射箭爲喻,他說:“修身以爲弓,矯思以爲矢,立義以爲的,奠而後發,發必中矣。”大意是,只要不斷加強修養,端正思想,並將“義”作爲確定的目標,再付諸行動,就能實現理想。

上述材料能給追求理想的當代青年以啓示,請結合你對自身發展的思考寫一篇文章。

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於800字。

以下,試寫一篇,各位見笑了。

關於高考英語的試卷分析,明天推送。

前些年,有幾個月飄在國外。

某國本地人主要信仰天主教。身爲一名沒有任何宗教信仰的中國人,不免對這類虔誠的宗教信徒心生好奇。跟當地人接觸多了,慢慢了解到他們在生活中被這種信仰滲透過的方方面面。

舉個例子。

虔誠的天主教徒,每逢週日,必去教堂禮拜,這點不奇怪;因爲天主教信徒衆多,這個國家每逢宗教節日,必會全國放假,再大的的事情,也必須暫時擱置,這點倒也能理解。

但有一點,那就是當地國民——那些虔誠的信徒們,面對生活的心態。

生活中,遇到任何難事時,心底必會默唸無數遍願主保佑。除了依靠虛無縹緲的“主”之外,這些教徒們行動上,基本不會有一絲改變。

如果運氣好,化險爲夷時,這是主的功勞;如果運氣不好,問題越來越棘手時,這是主對信徒的考驗。

除了解決問題時方式上的區別,當地職場上,還有領取週薪甚至日薪的傳統。

每到發薪日,當地人臉上的興奮根本不用掩蓋。買買買喫喫喫,工資轉個手,又迅速流通到市場上。

至於接下來幾天的生活費怎麼辦,或者當工作和家庭生活突遭變故時,需要拿出一筆應急錢時又該怎麼辦?

沒關係,有主保佑。

我們中國人,把這種生活態度稱爲隨波逐流;把用這種方式解決問題的人,比喻爲一隻遇到危險時,只會把頭埋進沙子裏的鴕鳥。

得之,我幸;失之,我命。

用現在時髦的說法,這就是妥妥的躺平式生活哲學。

抱有這種生活態度的國民太多,結果就是當地貧富分化極大。但因爲內心有信仰,當地人的幸福指數,普遍比中國人高。反正天塌下來,也有上帝頂着。

理想啊目標啊這類大詞,對他們而言,就是一個虛無縹緲的存在。

反觀中國人。

勤勞勇敢這四個字,早已深深地刻在多數人的基因裏。

這幾年,隨着網民人數的巨幅增加,長期主義、延遲滿足這類聽着就高大上的詞彙,不斷在職場上領導們的嘴裏出現,不斷在酒桌上長輩們的嘴裏飛出。

從小,我們就被長輩老師們無數次問到長大以後的理想。回答五花八門,但更多是關於未來的職業規劃。

簡單而直白。

前幾天,那頭衡水中學的豬,在一場直播演講中,叫囂着自己拼命考到好大學,就是爲了有一天能把城市裏的白菜拱下來。

這句話,換來掌聲一片。

爲了實現理想達成目標,我們學會了分解目標小步快跑、學會了隱忍、學會了享受孤獨......

你追我趕,跑起來就不敢停下,因爲一旦停下來,就會被後面的競爭者無情超越。畢竟,蛋糕就那麼大,誰都不想輪到自己時,只剩一個光禿禿的泡沫底座。

有優勝,就會有劣汰。

中國人,隨着生活水準的不斷提升、房子越換越大,積蓄越來越多。只是多數人,依然在不斷努力,不敢有片刻鬆懈。

關於理想,漢代的楊雄,曾經用射箭做過比喻:

修身以爲弓,矯思以爲矢,立義以爲的,奠而後發,發必中矣。

我們永遠有還未實現的理想、還未達成的目標,我們懂得延遲滿足、懂得一分耕耘一分收穫。

但是,有沒有另一種可能:

當我們嘲笑外國人喫光用光的生活哲學時,他們其實也在嘲笑我們臉上的一臉嚴肅,嘲笑我們內心裏一直緊繃着的那根弦?

子非魚,又焉知魚之樂?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