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死亡:我們談論得越多,害怕的就越少——讀《當我們談死亡時》

“我要給你推薦一本書。既擔心你看不懂,又希望你永遠不必看懂。”

這就是我讀完《當我們談死亡時》,最強烈的心情。

生命的逝去,是世間幾乎每時每刻都在發生的事情。也就在讀這本書的途中,袁隆平院士溘然長逝,舉國悲慟。縱然是以一人之力,救億人於飢寒的偉人,也難逃歲月的侵擾。何況是我等芸芸衆生,勢必都將走向那個共同的終點。

“死生亦大矣。”死亡可謂是一場鉅變。鮮活的生命轉眼間失去呼吸。那個上一秒還與你吐露心扉的親人,下一秒將再也無法張開嘴巴。胸膛停止起伏,身體逐漸僵硬,十指緊握的手掌變得冰冷。可以說,大多數人是沒有對家人的離去做好萬全的準備的。無論是瀕死的照看、走後的送別或者是情緒的平復,悲傷而脆弱的人們,基本上都是被動的,一股腦,丟給時間。

雖然害怕談起,但我們都明白,死與生一樣,都是生命必經的過程。像參加高考、畢業典禮或者是考取駕照一樣,如果能系統地瞭解這是怎樣一個過程,面對親友的離去,或許就能更爲坦然從容。

但類似的書籍並不多見,幸好還有這本《當我們談死亡時》。作者莫莉基於常年的對垂死者和悲傷者的照護經歷,爲我們講述了十八個故事,從介紹如何談論死亡,如何面對意外、絕症到揭祕真實的死亡的過程,最後對如何做死後護理、舉辦葬禮和紀念活動等程序,如何撫平悲傷等給出了全面、詳細的建議。

堪稱一本完全的死亡指南。


01 從科普的角度,談一談死亡

由於東方文化對死亡的諱莫如深,能讀到關於這方面的書籍,大多依賴外文翻譯。近來讀到不少此類書籍,而且角度各異。

托馬斯·林奇的《我是個殯葬師,我心情不太好》,爲我們揭開了殯葬師這個職業的神祕面紗,告訴我們“死者一無所求,只有生者營營不休。”一場好的葬禮其實是通過照顧好死者以服務生者。

伊麗莎白·庫伯勒·羅斯的《人間生死書》則是以死亡爲視角,帶領我們思考什麼纔是想要的人生,怎樣與親人之間獲得關係的完滿,如何來感受當下、獲得生命的平靜。

到了《當我們談死亡時》這裏,則是用真實的案例、客觀的描述和剋制的語言,給我們呈現了死亡這一個事件的來龍去脈。“哦,原來是這樣的。”

見證死亡,其實是每個人的必修課。當我們還是孩童時,平日裏談笑風生的大人們,突然有一天全變了。那些凝重的面孔、急促的身影、溼潤的眼眶、低沉的嗓音,你能做的只是手足無措地縮在角落。甚至是之後再談起來,家人們也不願多聊,有些帶着陰影的謎題,深種在了心底。

再長大一些,人們開始讓你參與親人離去的過程。年邁的祖母被送去醫院,一些時日後又送回家。躺在臥榻上,幾個兒女輪流照看,整日裏端水送飯、換洗牀鋪。眼看着日漸消瘦,痛苦呻吟。直到某一天見到了想見之人,完成了牽掛之事,一口餘氣吐盡,身體便徐徐冷了。人們哭嚎,給逝者洗漱、裝扮、入殮,而後通過一場儀式將親人送走。

我們從擋着眼睛的指縫裏看到逝去親人的諸般可怕的變化,那些嘶啞和呻吟、那些戰慄和抽搐,眼中暗淡的神采和迴光返照的囈語,只能靠想象或者玄學來應付。

本書的第八章“垂死是個什麼樣子”,按照時間順序列出了奄奄一息到最終離去時的身體特徵,在“主動死亡”階段出現的幻覺、在瀕死階段的身體出現的藍色斑點、到最後階段的“潮式呼吸”——這個時候,便可以說再見了。

這些描述能把我們帶回到親人離去,甚至是小狗、小貓的離去瞬間,都是那樣地貼切,那些可怕的過程都有着生物學的內在原因。讓人淚目的同時也讓人釋然,因爲作者說,其實此時“陪伴者比瀕死者本身更痛苦。”

願每一位逝者,儘可能走得安詳。

02 從逝者的角度,談一談關懷

學者史考特‧麥克林在華盛頓大學開設了一門課程,名爲“讓我們共享晚餐,聊聊死亡”。課如其名,正是要大家打破禁忌,輕鬆談論自己對臨終的想像、恐懼與期待。

生死大事,尤其是聊一聊“如何結束生命“這件事情,可以是一場溫馨的晚餐對話。

這與莫莉的觀點不謀而合。第四個故事中,年輕的託比遭遇車禍,躺在病牀上無法做出任何治療決定,只能由母親在悲痛中根據平時對兒子瞭解代爲行事。包括醫療介入到什麼程度、是否捐獻遺體、離開後親友如何處理後事等等。

人生最後一段,你想怎麼度過?這應該是離開者應該自己決定的事情。但造化弄人,有時人們根本沒有機會向旁人說出這樣的計劃。因此,我們完全有必要從死者的角度,做一份“預定臨終照顧計劃”,或者叫“預先囑託”。

制定計劃是,莫莉建議我們將最後的選擇寫下來,交給那個在“迫不得已”的時刻替我們做決定的人。比如是想在家中離開還是選擇醫院?是否有特別重視的習慣(比如每天刮鬍子)?最想讓誰照顧你?是否願意捐獻器官等等。

這將給予離開者能夠在生命的最後時刻保持想要的尊嚴。雖說莫莉是一位西方作者,但在討論死亡,這一人類共同的話題時,我看到了東西方的一致性。

另外一種情況是,在病危者有在治療負擔變得難以承受,治癒甚至減緩疾病的治療成功率很低時說不的權利。

巴金先生辭世前曾說過:“長壽是對我的折磨。”因爲每一個愛他的人都希望他活下去,哪怕是昏迷着,哪怕是切開下巴插上呼吸機,但只要機器上顯示還有心跳就好……就這樣,巴金在病牀上煎熬了整整六年。

這樣的情況下,作者莫莉建議是讓病人自己做選擇,纔是更應該給予的關懷。“回家料理後事”的五六天,可能遠比躺在醫院的五六年更爲有意義。

我們要更爲注重生活,而不是死亡。

03 從生者的角度,談一談釋然

其實死去得再艱難,也是一個短暫的過程。留給至親者的,纔是更爲長久的痛。

莫莉在理性地介紹如何料理屍體,留在家裏多久,舉辦葬禮方式該如何選擇、計劃該如何制定、追悼該如何規劃,提出了海量的選擇建議,並且列出了問題清單。

就像飛行員起飛前需要念的Checklist一樣,幫助悲痛欲絕、六神無主的至親們制定計劃。

是否要舉行葬禮?是的。

土葬還是火葬?火葬。

聯繫公墓管理方,是否正常提供服務?正常。

防腐處理?完畢。

運送棺材人是否就位?就位。

……

只需要順着清單一一回答完畢,一場完畢的送別流程便躍然眼前。

然後呢?當葬禮的人羣散去,弔唁的花朵枯萎。留下的是摯愛親朋們心裏巨大的空缺。

莫莉稱之爲“時空連續體的中斷”,也就是當某個重要的人物故去,家人所設想中的那個未來已經變得不再可能。就像無數的穿越回過去的電影裏展示的那樣,過去的一個小小的改變,將會對未來產生巨大的影響。

這樣的“中斷”,將帶來的巨大的悲傷。一個很好的解決方法就是,在我們所愛的人離開後,通過保有熟悉的場景、氣味、物件等,繼續與他們建立關係。所以不要過早地清理掉已故親人的遺物,意義也在於此。

而作爲剛剛失去親人的朋友,我們如何進行心理支持呢?莫莉給出的建議是不要嘗試替他“化解”背上,我們能做的,也只有認可、陪伴和聆聽。

這個世界的悲歡也許並不相通,但如果你願意,我可以選擇陪你一起。


如果你看不懂真本書,沒有書中的痛苦體驗,那麼爲你的幸運而開心。如果你看懂了真本書,與故事能夠感同身受,那麼也爲你的堅強而鼓掌。

生而爲人,不妨談一談死亡。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