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赛更是研学

英子们今早完成了作品上传提交,雅倩一组更是昨晚12点也要全部上交。看见他们逃也似的把今年市赛要求的资料全部弄完,如释重负,不由得觉得心里起起伏伏。几天来与孩子陪高考,也没有太多感慨,虽常有在边沿上的担心,揪心罢了,但没能刺激起想写点什么的欲望。但看见几位一线老师,冲着提升教学能力,参加这个最对路的大赛,一路吃苦,不由得升起来几多感慨。

首先是一线的教师做这件事情的掣肘。场地、资源、团队协同这些都不是一名教师能解决了的,学校虽架设了一些支撑,但看他们常常限于一些具体事务的内卷之中,场地条件文化氛围资源平台很多要素在稍稍努力争取不太好做到的时候,基本都是凑合着来的,与一节精品课精心准备而来还差得远。

二是团队布局问题及协同作战问题。我被指定做英子团队的辅导,在小组启动会议上,我们就提出来团队管理的重要性和协同性及执行力是最重要环节。于是看见了团队灵魂人物英子就很注重对团队工作的调遣,时间进度、分工基本上是有条不紊进行的,年轻教师们在英子的带动下也很有执行力,甚至中间一名老师结婚都按部就班的没有影响到工作,于是整个团队运行按时按点儿提交材料、录课。这个队伍年龄分布算是比较合理,英子在所有自己承担的工作执行之前先做团队的整体安排这一点尤其突出,且越来越好。而另一只由一抹年轻教师组成的电商团队就出现了“群龙无首”的状态,看见他们有些老师很投入有些老师弱,于是有的跳有的笑出现不一致。小娟一是顾虑自己一介教师,毫无管理权利从思想上不肯出手,二是忌惮于有个性强的老师不肯执行而提出偏软性的要求,如明明平时时间不够用,恰逢五一节却又大家需顾孩子的顾孩子杂七杂八的凑不到一起集体行动,再就是年轻缺少管理历练,没能识别出哪些是关键事件该统一协调解决哪些是自己努力能达成,于是出现了一些薄弱之处。

三是团队时间和精力的投入问题。教学能力大赛是公认的比较苦逼的一件事情,是教师对教学较的一场真。因为要从教学组织到教学内容到教学条件基本需要重构一遍,老师需动用所有的储备积累不停磨课讲练。但是总体来讲是一个投入时间与产出基本成正比,而且是一个没有最好只有更优的活儿,如果老师们抱着一过性的态度去做,是无论如何也不会有好的作品呈现的,于是时间管理成为制约工作结果的关键一环。团队成员一般分散于不同科室,或者老师们手头上各种工作生活事情的盘踞,如果没有好的时间规则的约定,就会一盆散沙。英子从一开始抱怨学校没有重视在时间上对各参赛成员的专门安排,到最后明白这不是一个抱怨就能解决了的事儿,从而下定决心自己挖潜。于是五一节,周六日,晚上时间成为她和伙伴们一起研磨的整块时间,而其他队伍则这个安排就少些,虽然他们各自为战,估计也没少花费时间,但是集体工作环节往往安排不够。另外,有些成员自己时间管理精力分配不科学也是一个问题。班主任、就业安排、课程教学这些事务将老师们搞得很分裂,我的看法是碎片化时间分配,模块化精力管理,再难也要抽调关键精力主体时间于一事,同时提高一些基本工作的效率,不要啰嗦。大段的小假和周六周日晚上时间肯舍得拿出来聚堆研讨优化,切忌比平常工作投入而又不舍得投入的更彻底一些。同时需认识到团队工作更是团队研学。

四是技术环节。大多数团队都有技术瓶颈,文件学习、理论学习、典例研读,补齐新的教学设计背后的教育教学理论支撑。特别是理论体系,需要研读教育学心理学。重视读点儿理论书,整理提炼出成型的理念、方法、模型框架。二是画图和文字材料准备,特别需要重视画图,能用图说明白就尽量用图,色彩搭配也要重视,鲜亮色调有冲击力的表达。三是团队的辅导力量要加强调遣和激励。这个环节需要系统性规划,既不要摆个所谓专家过来就安心,也不要太过干涉的指导。提供高品质的参考意见与日常的技术支持比较重要。而一个可以做专家指导的要么是真参加过要么是真评判过为最优。搭建这项工作的命运共同体来激励推动。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