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式過馬路”要不得【268】

說起交通規則,大家腦海裏就會出現一個有中國特色的網絡熱詞---“中國式過馬路”,這個詞是近幾年來被人們提及頻率最高的熱詞之一。

所謂“中國式過馬路”,是網友對於部分中國人集體闖紅燈現象的一種調侃,即湊夠一撥人就可以過馬路,根本不管交通信號燈是紅燈還是綠燈。

“紅燈亮了,能不能過馬路?”這道幼兒園小朋友張口就能回答的問題,在大人面前卻有着不一樣的答案。

大多數父母認爲,闖紅燈是不對的,要遵守交通規則。可是,也有一些父母認爲,當紅燈亮的時候,正好沒有車輛經過,就可以闖紅燈。有的父母說,有的交通信號燈轉變的時間太長,只能闖紅燈了。

於是,我們經常看到這樣的“景觀”隨着闖紅燈的人流,父母拖着孩子飛速通過十字路口,即使有時候孩子不想闖紅燈、又哭又鬧,家長也無動於衷。無疑,這樣的行爲對於孩子是最失敗的教育。

從孩子上幼兒園起,老師就給孩子明確這樣的安全規則---“紅燈停綠燈行”,如果父母能夠以實際行動配合老師的教育,孩子長大後必然會遵守規則、敬畏規則。

如果老師教孩子要遵守交通規則,而父母卻經常闖紅燈,孩子就會感到迷茫:到底應不應該遵守交通規則呢?

爲了孩子,父母要以身作則,剎住自己的腳步,不要帶着孩子闖紅燈了。同時,父母還要給孩子設立規矩,引導孩子珍愛生命,遵守交通規則。

幼兒時期,孩子處於秩序敏感期,父母可以抓住這一良好時機爲孩子樹立規則意識。而紅綠燈是關係到每個人生命安全的規則。

因此,父母有義務在孩子的秩序敏感期,引導孩子遵守交通規則時常對孩子進行交通安全教育。

首先,父母要讓孩子明白交通信號燈的作用。

父母在帶孩子過馬路的時候,要告訴孩子紅燈、黃燈、綠燈的意義並告訴他們闖紅燈會帶來什麼樣的危險和傷害。

父母可以規定孩子,在過馬路的時候一定要先看紅綠燈,紅燈時不能走,只有綠燈時纔可以走,先看看右側有沒有車輛,再看左側有無車輛駛來,確認安全的時候一定要走斑馬線。

在通過沒有交通信號燈和人行道的路口確認安全以後再通過,走的時候要從容經過,不能亂跑。

如果在過馬路的時候綠燈突然變成紅燈了,這時千萬不要強行通過,最好在行人等待區等待紅燈變綠後再通過。

另外,父母還要提醒孩子,在過馬路時,要注意正在轉彎的車輛,以免發生碰撞。因爲有時即使交通信號燈是綠色的,車輛也可以向右轉彎,小朋友千萬要記得讓右轉彎車輛完全通過後自己再走動,這樣既文明禮讓,也保護了自身的安全。

其次,父母要以身作則。

父母切記,不管什麼時候都要做到言行一致,尤其在孩子面前。父母在向孩子講解交通規則的同時要以身作則,自己不能隨便闖紅燈,更不能帶着孩子一起闖紅燈,過馬路的時候,一定要走斑馬線,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給孩子樹立一個良好的榜樣。

最後,和孩子一起玩“紅燈停綠燈行”的遊戲。

如果孩子小,不能理解那些交通規則,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玩一玩“紅燈停綠燈行”的遊戲:父母可以扮演交通信號燈,他們可以一個人手裏拿着紅燈,一個人手裏拿着綠燈,讓孩子看着車子過馬路,並且看看父母手中的紅綠燈。如果父母舉起的是綠燈,孩子就可以往前走;如果父母舉起的是紅燈,就讓孩子停下來。如果孩子違反了“交通規購”,那麼可以讓孩子罰站幾分鐘,然後再繼續玩遊戲。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