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我拿什么传承下去?

本来今晚是打算通过打开电视,中央五来看一场欧洲杯,先播到了中央一,正好上演《典籍里的中国》,讲述孔子的一生,认真地观看了一个多小时。这种现代人拍摄的穿越剧,古今结合,更有感觉;文化传承,血脉相连,触动太多。一群演员们精彩的演绎,穿越的剧情,穿插的片段,现场观众和电视机前的观众都被感动得热泪盈眶。

孔子,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人,春秋时期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生活的时代礼乐崩坏,社会多有动乱,因此他潜心研究礼乐,传播儒家思想。他的思想以“仁”为核心,不仅影响了我国几千年的思想文化发展进程,还深刻地影响着每一个中国人的思想和行为模式。孔子一生积极著书育人,提出“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教育理论,直到今天仍具有进步意义。孔子在中国乃至全世界思想史上地位很高,被后世尊为圣人、至圣先师。

孔子经历了太多太多的磨难,纵观一生;3岁丧父、17岁丧母,23岁私下讲学,广收弟子,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孔子55岁,带领众多弟子周游列国,去实现理想,天下归“仁”。他们一行人周游列国十四年,遇到兵乱,饥饿受困,颠沛流离,险些丧命;但初心不改。当两个最爱的学生颜回和仲由先他而去,颜回是学问最好的,仲由最正直最勇敢的,孔夫子悲愤万分。”朝闻道,夕死可矣。“

孔子晚年修订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所有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儒家经典《论语》;儒家注重四书五经、六艺。别小看孔子的这些,虽然终其一生政治抱负都没有实现;但在礼崩乐坏的年代,要不是孔子的文化抢救工程,我们现在的人可能连祖先道术和经典的皮毛都看不到,功在千秋。文化抢救,广收弟子,文化传承,所以成为了万世师表。

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到底有多重要?老子为周朝国家图书馆长,上古道术集大成者,周王朝式微,王子朝内乱;为了文化不断,老子向下传授文化。其中,老子把周朝的儒家礼乐部分传给了孔子,孔曰成仁,孟曰取义;后来孔子的间接传人荀子,把儒家学说发扬光大。后来荀子的两个学生李斯和韩非子辅佐嬴政,也为秦始皇统一天下立下了汗马功劳。这也只是文化传承,重新实现中华大地大一统的一个例子而已。中国的传统文化传承,以天下为己任的士人精神,内圣外王。

后人一代人一代人读《论语》,到了如今我们现代人读《论语》,在字词上的断句、通假、解读等方面,难免会有偏差;“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但是文化底蕴就在这,每个人都会深受影响;甚至传到了国外很多个国家,外国人也在研究,但他们终究文化理解有限。只有中国才有传承,出土文物、传说、国史、州志、族谱、典籍、史书、文化等等;这些综合起来,只有中国才是唯一的,千年文化传承。

中国,不只是血统纯正的民族,也是千年传统文化传承的中国;历史的接力棒到了我们这代人的手里,我们要如何接住,往下跑,再传给下一代呢?虽然《典籍里的中国》节目中内容有些许瑕疵,但是官方自上而下传播中国传统文化,还是非常值得称赞;而作为人民群众的我们,自下而上,不断学习,去继承、去发扬、去传承。

不然,有一天我们的后代问我们,中国千年的传统文化为何没有传承给他们?我们要如何回答呢?你我拿什么传承下去呢?只是生命、财富,没有文化?你我今生共勉!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