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教授讲国际关系学科

秦亚青教授关于国际关系学科以及它的研究方法的论文是我很多年前就看过的,因为偏理论,大部分都忘了。但温故知新,充满学术哲思的知识是应该多看多记的。

这篇文章讲述了国际关系学科是什么样的研究现状,是否是独立的学科,以及研究的方法是什么几个问题。

国际关系学科的研究的方法论缺失,有一个重要原因是国际关系研究学者对于数据使用非常谨慎;或者即使用了数据,却无从找规律、因果、推理论断;在论文中不使用数据的时候,却用范例来佐证结论。范例的选择是很难严谨的,因为我们不知道我们选用的例子是否与我们提出的观点高度吻合,选用范例的原因等--是否存在于论文的观点大相径庭的例子呢?这些读者也无从知晓。

这类论文虽然有时候充满了很多新颖的观点和个人智慧。但是这类研究是不具备可重复性和可验证性这两条科学研究的基本原则的。

关于国际关系学科是否已经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学科也是文中所涉及。我们通常是把国际关系学科作为一门社会科学而而定义的,与历史学平行,但是我国内很多研究人员经常就会使用一些历史研究的方法,而不是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表明那么我们国际关系学应该作为历史学的一个分支而存在,而不是独立的一个社会学科。但并非如此,因此方法是错误的。

如果国际关系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社会科学学科,那么它的方法应该是社会科学方法体系,是需要当下的田野调查的。而从过去使用的数据来看,系统数据研究大部分是老数据。使用历史数据研究的论文,一般是没有普遍意义上的理论假设,它不具有可重复性和可验证性。历史在很大程度上追求的是表述是精确的,考证是足够充分的。他们的目的就是为了充分的了解历史。而国际关系可能不太一样,国际关系学者主要是要追求最新情况,并且用合理的方法去解释这个事情,或者他们想象站在什么样的立场和角度去解释这个事情,找到一个普遍的规律,然后以防止错误的事情发生。

因此国际关系研究对于其他学科在方法论方面的依赖程度特别高,但是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的话,就应该有自己作为社会科学学科的一个独立的研究方法。国际关系从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开始,独立成为一门学科,就越来越属于政治学的一个范畴,与史学成为并列的并列的学科。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