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是這樣煉成的|016 給英語一個堅持下去的理由:投資品、娛樂品和保健品(1)



英語永遠是我們英語人心中的痛,用句時髦的話來概括,就是“痛並快樂着”。這讓很多人在“痛苦”和“快樂”之間掙扎沉浮,對英語愛恨交加,邊學邊丟,或者邊丟邊學,對英語一直耗着,總是放不了手。

如果踏入社會以後,你不是從事與英語相關的職業,或者你的生活和英語產生不了交集,但是你每天還是在強顏歡笑地與英語死纏爛打,那麼是時候該和英語做些深入交談,是堅持還是放手,該做個了斷了。如果是堅持,那麼也該給英語一個應有的名份。

對於業餘英語人來說,英語就是個無底洞。你在佔有它的同時,它也在佔有着你。它可以在不經意間吞噬掉你大量的時間和精力,長年累月下來,極端的高投入和極端的低迴報會讓你產生抓狂和懊惱。



我的英語奮鬥史,也是一個持續的“斷舍離”過程。“斷”是對英語的精挑細選,“舍”是放棄不適合自己的與英語的相處之道,“離”是不執迷於英語而爲我所用。

大學畢業後,我一直在體制內工作,當年從事的崗位是筆桿子工作,職場上能夠直接用到英語的地方實在太少。唯一的兩次是領導出訪歐洲和澳洲時,充當了陪同口譯,其餘的時間都是在不計成本和投入養護着英語。

時至今日,我感覺自己和英語之間的關係一直在不斷的磨合中。從一開始的投資關係,調整到作爲娛樂消遣的維持關係,直到現在如膠似漆的伴侶關係,我漸漸地找到了自己與英語的相處之道。

現在,我可以漸漸地感受到英語的呼吸,在那一呼一吸之間,英語的本體會一點點地消融在我的生活中,沒有一絲的功利之心,那種感覺真的十分爽。

下面,我就把自己對英語堅持的N個理由做個分享。



一、英語是投資品的時候,有收益,也會有風險。

前幾年,有個新媒體大佬這樣告訴年輕人,“如果你現在感到無所事事,找不到方向和目標,那麼就學英語吧,什麼也別問,就這樣堅持學下去,總有一天你會發現另一片天地,機會永遠留給有準備的人。”

這個大佬就是把英語作爲一個投資品兜售着,我不知道有多少人買了他的英語課程,但是把英語作爲一種對未來投資的觀念,卻是大多數英語人的想法。

這樣的想法不足爲奇,因爲我們學校的應試教育已經把英語打造成了一件必須人人購買的投資品。



有個數據統計,在10年的中學教育期間,每個學生有五分之一的時間花在了英語上,而且大多數只是把英語作爲高考的“敲門磚”,畢業後依然無法熟練使用英語,也無法閱讀英文書籍和文獻,能用上英語的人不足十分之一,曾經爲學英語而付出的大量時間、金錢和精力,也只是一種資源浪費。

這也是爲什麼今年兩會期間就有委員提出取消英語作爲主課的地位,並建議取消英語的高考科目。

如果說學校教育中的英語投資只是階段性的,而且作爲基礎教育,從個人發展來說,畢竟收益遠遠高於風險,這些也是我們必須承受的代價,但是我們在進入社會以後,如果不是從事與英語相關的職業,仍然把英語作爲一項人生投資,那麼就要謹慎操作了。(待續)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