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的我們(十一)

輕柔的風迎面吹來,唸的長髮輕輕地飄搖,像一條緩緩流動的溪流。胡欣兒的齊肩短髮也不住地紛飛,讓人想起遺落在風中的信紙。

胡欣兒周身洋溢着歡樂,引起了念久遠的記憶。曾經她也是像胡欣兒一樣快樂,在天地與自然間尋求着自我的歸屬。

那時她與山林河流爲伴,以花草蟲魚爲友,在她的一方小天地裏無憂無慮、自由自在!

那時她也一個人,可從來不知道什麼叫寂寞,什麼叫孤獨。她知道什麼時候去拾蟬蛻,摘樹莓,找螃蟹,摸蚌殼,刨地瓜兒,挖花生……

可是那樣的日子一去不復返了!那時候她的快樂多麼簡單,而現在再也找不到了!

現在她也是一個人,她的聽衆總是她自己,她的孤獨就構成了她的整個世界!

“人生是一段孤獨的旅程,但我遇見了你。你不是我,卻又像世界上的另一個我。”(源自小說《螢火蟲小巷》)

自打胡欣兒跟自己說第一句話開始,念便覺得自己就像凱蒂遇上了塔拉(凱蒂與塔拉是《螢火蟲小巷》裏的一對好朋友)。都是年方二八的年紀,都是那樣年輕可人!

念深信在胡欣兒的身體內,一定藏着一個從前的自己,那個久久未曾再見到的自己!

她們聊到很多話題,懷念童年的歡笑是她們此時共同的情感。

胡欣兒說自己以前不在本地居住,她是由外省的親戚撫養長大的。 她親戚家有許多年紀相仿的小夥伴兒,他們同吃同住,一起上學,一起回家,一起到處瘋跑,一起去探索大自然!玩累了,就回家去,在老奶奶的寵溺下,一天天地長大!

她說那時候也是她的最美好時光!因爲有親密的夥伴,有慈祥的老奶奶! 長大後她就被父母接回來讀書,多年的隔閡讓他們父女母女之間非常陌生。

她非常想念遠方的故人,在她心裏,他鄉纔是故鄉,故人才是親人!

念非常認可童年記憶對一個人的一生所產生的巨大意義。她很理解胡欣兒同她爸媽之間的疏離感,就如同她自己跟她媽媽之間的距離。

獲得理解是人生的巨大歡樂,被人理解也是幸運之至的(這裏引用了周國平的話)。 胡欣兒因爲遇到了劉念,讓她感覺她在這喧鬧而冷漠的“異鄉”找到了一塊心靈的棲息地。

她開始覺得以後不會再一個人漫無目的地到處流浪,因爲她知道總會有一個人願意靜心聽她講述從前的快樂和如今的惆悵!

在遇到念之前,胡欣兒總是在喧鬧中尋找同類。可是她越發覺得在和別人混在一起時,那種乍交之歡加重了她內心的孤獨和憂愁,讓她覺得那些更加不可與人分享。

在她看來,孤獨和喧囂都是難以忍受的。如果一定要忍受,她情願選擇孤獨。所以人們用看得到她在人羣中來來往往,但從來不會袒露她內心的失望和彷徨。

雖說她的外向和健談爲她贏得了許多可以說上話的朋友,但她深知真朋友是寥寥無幾的。

她所需要的,不是見面可以閒聊八卦的人,而是那種安安靜靜、真正地傾聽你內心的聲音之人!

所幸現在她找到了! 她們互相成爲對方的心靈安慰,像凱蒂和塔拉一樣!

在這漠然的人世間,在這孤獨的人生旅途中,劉念遇到了她的塔拉,胡欣兒遇到了她的凱蒂,這是多麼美妙的一件事!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