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與舊,關乎審美

閒來無事,整理家居或讀書寫字時,順手抓一件舊衣穿,管它美醜,舒服就好,樂不自知。

但出門就可怕起來---找不到衣服穿!我常常疑心,昨天穿了什麼?當然不可能光着,可腦海宛如斷片一般,着實恍惚起來。

望着衣櫥發愣一會兒,開始翻箱倒櫃,晃來晃去,時鐘滴滴答答在催,簡直髮狂,找不到適合的服飾。

這個時候,腦海多半會竄出一句話----“每個女人,總是少一件新衣。”此時這話顯得極富哲理。

此刻討論的,是我等普通人的範疇。(當然,工作需要另說。比如電視臺或節目主持人,總需要一些新花樣。)

“新衣”這件事上,據我觀察,男女都一樣。男性如孔雀展翅,女性則心思不一,反正都缺“令人眼前一亮的美”。

女人的消費,常因心情而定。“買新衣”的奢侈狠心,多藏着對世事的不滿和對自己的犒賞。

好心情時,光鮮亮麗,那麼人生就該漂漂亮亮,不負青春一場;壞心情時,那麼管它明天怎樣,今天且逍遙一場。

這常使我困惑:到底該怎麼辦呢?是繁是簡?是新是舊?

有人善描自己,衣服、首飾,髮帶……變幻搭配,總能生出種種風采。難怪學穿搭、配色的課程,屢盛不衰。

看到一些“白骨精”們,衣櫃裏統統黑白灰,隨手就穿出簡約幹練風。節省時間,去做更重要的事。在她們眼中,服飾只是形象的一小部分,內在纔是王道。

也看到一些美女,不厭其煩地精裝細容,力求絕不重複。一天一套,甚而幾套新衣,端的是“華麗堆砌”,衣服約等於生命的一大部分。最極致的,可參看香港美女章小蕙。

我現今的老師和同學,多是樸素。沒有名牌包,衣裙多半舊而潔淨。

楊敏老師常穿着黑白搭配的裙裝,有時戴一頂灰色貝雷帽,俏皮可愛。衣服的質地,看上去有些年頭,非常溫和知性而美麗。

周瑩同學有次穿着一件“青花瓷”旗袍,竟是四十多年前的,如今依然精緻婉約,使我們嘖嘖稱讚。

想起另一句話,“真正美人,最好的眼緣就是舒服。”那就選舒適吧。

取悅別人的,以他人的審美爲主,多有底氣不足的嫌疑。

取悅自己,舒服爲王,審美清新,神態多是自信從容。真正愛自己,也更易愛這個世界。

羅振宇在《邏輯思維》裏說,“哪裏是買東西呢,這是買一個意義。”“繪畫、攝影……在一片意義的空白中,橫空出世地創造出了意義。這樣的人,怎能被消費主義綁架呢?”

缺新衣,買新衣,還貪心地要多多益善,自然就掛鉤了“消費主義”。滿櫃子的衣服,還在感嘆“永缺一件”。

如果一朵雲能使我寫詩,一片花草能使我攝影,一池水能使我畫畫……生活如此多姿多彩,至於穿什麼衣服,還需要糾結嗎?

無論新衣、舊衣,舒適是對自己的熨帖,是對他人雙眸的尊重,除此之外,創造出生活的意義,纔是最爲重要的事呀。

新與舊,關乎審美。內在之心,遠比外在之新,重要N倍。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