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斷舍離”遭遇“6.18”購物節


每年的購物節都是女人的節日,今年的“6.18”也是如此。望着鋪天蓋地的商家促銷廣告,連我這個一向都不大喜歡購物的大男人也心有所動。

這段日子,看着妻不停翻動着手機屏幕上琳琅滿目的商品,我不由想起我們之間的“斷舍離”故事,心中不由泛起些許期待來。

我第一次接觸“斷舍離”,是因爲讀了山下英子的這部同名書,這是一套關於家庭物品的整理術。

根據我的理解,“斷”就是少買,把好入口,斷絕不需要的東西;“舍”就是多扔,寬鬆出口,捨棄多餘的東西;“離”則是狀態,平衡好自己和物品的關係,脫離對物品的迷戀。

斷舍離的主角不是物品,而是我們自己。通過斷舍離,重新審視自己與物品的關係,從關注物品轉換爲關注自我。

一切物品的存在價值,都是看我需不需要,把身邊那些“不需要、不適合、不舒服”的物品替換爲自己“需要、適合、舒服”的東西。唯有如此,不僅可以讓周圍環境而且心靈環境都變得清爽乾淨起來,從外在到內在,徹底煥然一新。



後來,我把這本書推薦給妻,她如獲至寶般放在牀頭,日日提醒自己,過簡單清爽的生活,享受自由舒適的人生。

女人生來就是個購物狂。妻也是如此,她購買的衣物已經佔據了家中的大半壁江山,孩子的房間和我的書房都塞滿了她的衣物。

一本《斷舍離》勝過千言萬語,妻在“斷舍離”的催眠下,開始對自己的物品進行斷絕、捨棄和遠離,一通折騰下來,家中竟然爽心悅目了不少。

我簡直不敢相信,難道一本斷舍離就把女人的本性根治了嗎?

不僅如此,妻也開始橫加干涉我的物品,責備我把多年不穿不用的衣物還堆放在家中,幾次督促我限期對這些物品進行斷舍離。

其實,我的衣物在家中少之又少,連孩子的衣物都比我多。

我無奈地深嘆口氣,斷舍離到了這個地步,好像也有些反常,但我也說不出來哪兒不對,只好靜觀其變。



這個“6.18”我耐住性子沒有網購物品,即使有需要,也待這個特殊日子過後吧,我可不想讓她認爲自己把持不住,一時又是失足。

果真,“6.18”這天回家打開門,沒有看到任何網購物品,心頭又奇又喜,斷舍離的生活果真可以淨化女人的本性!



然而,在興沖沖地推開臥室門時,我就傻眼了,牀上堆滿了剛剛拆封的各類衣鞋、包包、化妝品,五顏六色,像座小山般地壓向我,嘲弄地示威着。

妻見到我進來,就嘰嘰喳喳地問起話來,無非就是問這件衣服款式咋樣,那隻包包的顏色怎麼樣,或者這款化妝品如何合算,那個興高采烈的神情,感覺撿了多大的便宜。

說罷,她還不忘加上一句,“哎,一下子買了這麼多東西,又要用很多時間來斷舍離了。”話語間似乎頗感無奈。

聽了這話,我眼前一黑,差點栽倒。



這個時候,我才明白,女人的天性是任何誘惑都難以泯滅的,何況斷舍離還是一種對抗本性的自律生活。

不過,我也自此理解,“斷舍離”也好,“買買買”也好,其實只不過是不同的生活方式而已,兩者並不矛盾,只要喜歡,可以同時擁有。這就像很多女性貪戀美食,但是又不捨一身好身材,於是在大喫一頓之後,可以在健身房或者瑜伽房用上幾個鐘頭對身體進行斷舍離。

是啊,魚與熊掌,二者可以兼得,何樂而不爲呢!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