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說“信用”

信用是一個人在社會立足的重要考量,尤其體現在經濟方面,包括銀行、親朋、同學、客戶,似乎把資金的走向作爲評價人品的唯一標準。於是網絡上也就有諸如“站着借錢,跪着討債”、“借錢給你是支持”等一系列精品小文,瘋傳。而我所看到的很多債務人,並不是主觀上有惡意,不能守信是受到各種外在因素的制約,他們比大多數人更努力地去維護自己的信用,身心俱疲,可是結果往往是事與願違。而在他們落魄的時候,及時雨般的援助是難能可貴的,時機具備的時候他們也一定會東山再起。不要用通常的信用觀來考量,因爲他們與那種喫喝嫖賭抽不搭界,趙匡胤尚有被一文錢難倒的時候,況常人乎。

對行走在前進路上的人們,希望在他們艱辛的節點多一些寬容和理解,多一些信任和幫助,少一些鄙視和質疑。只要不是惡意,就不要用“信用”的遊標卡尺一下子卡死,打上不講信用的標籤。其實在他們內心把信用看得比什麼都重,一個看重信用的人,才真切體會到生活的沉重,纔會時時感覺到累。給他們一點時間,不要一時一事就把人看扁了,彈簧只有壓下去纔會彈起來,人也一樣。

援引最高院的數據,到目前至少有一千四百萬上了徵信黑名單,被“限高”,而且還給這部分人冠以“老賴”之名。可是有多少人注意到這些被人唾棄的人多數是經濟領域的積極參與者,一個工廠倒閉了,工人沒什麼影響,換個單位就行了,老闆沒辦法,只能進黑名單,當“老賴”,這是另一種意義上的悲哀。

“限高”是解決問題的有效途徑嗎?實踐證明,作用不大,真正有錢還賴賬的人有,但是不多,限高也限不住他們,依然可以乘飛機、坐高鐵,無非給中介交點手續費。而真正揹負債務還想努力翻身還債的人卻被束縛住了手腳,效率大大降低。既要馬兒跑,又不讓馬兒喫草,失信人的羣體會越來越大。

不得不說,現今龐大的失信人羣體,絕大多數是被割韭菜的受害者,國人的負債率已經達到觸目驚心的地步。

今天看了一個視頻,說是國內當前股市的前十都是與金融密切相關的,官僚資本主義已經一家獨大,這不是一個好現象。

失信,像一個無形的黑洞,在吞噬一切。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