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接盘侠?


最近,某港股打新的大V在直播和文章中多次提醒:申购新股前,想想谁是接盘侠?

我举目四眺、左思右想,都没找到接盘侠;恍惚中突然意识到:不是他,不是她,也不是它,那就只能是——我了!哈哈,看我多聪明(苦涩)

作为小散,这个问题,真的是能想清楚的吗?市场上众多的参与主体,有机构,有个人,有理性的,有情绪化的,如何预测别人的短期交易行为?

我记得当时上他的港新课程时,一直讲的逻辑是套利——统计套利和规则套利。统计套利,就是从历史的统计数据看,长期坚持申购新股,大概率是盈利的。规则套利则是利用红鞋机制和一人多户的bug,把自己做成一个散户矩阵,产生规模效应。

就单只新股而言,盈利的逻辑要么是折价发行(发行市值低于市场公允价值);要么是情绪溢价。

去年打新的赚钱效应比较显著,所以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和资金,供需关系也慢慢发生逆转。对发行者来说,面对一大堆嗷嗷待哺的接盘侠,为何不发贵一点呢?所以新股从折价发行转为溢价发行,比如奈雪。

另一方面,情绪总是突然的、变幻莫测的、夸张的。一个好消息可以让股价一浪高过一浪,一个坏消息则会墙倒众人推。跟着市场先生随波逐流,惊险和刺激是绝不会少的,而收益就不知道了。

寻找接盘侠,不就是击鼓传花、博傻吗?港股打新进入“寻找接盘侠”的阶段,也说明是系统性的风险期了。有人会说,你看森松首日涨了3倍,和黄首日翻倍了啊,问题是:申购的时候你能预测吗?也许当大家都去打森松、和黄的时候,它就涨不动了。也许只有傻妞这样的无脑策略,才能抓住森松、和黄的机会。

我认为港股打新的套利逻辑本质是没有变的,只是目前进入风险大机会小的周期了。问题是,少有人有耐心去等待和积累足够多的样本,等待概率回归;大多数人并不想赚概率的钱,而是想超越概率,就像玩骰子,每次都扔到六点。

我自己是准备慢慢撤出港股打新了,相对高峰期,我的账户和资金已经收缩了七成。一个原因是,就像上面说的,赚不到钱了,自己能力不足,也是重要原因。更重要的原因是,我发现自己真的很不适应短线交易,哪怕是去年有的赚的时候,我感觉也是很不好的,紧张、焦虑,从而失眠、暴食,一年体重增加了10斤(最近正在减肥中),可以说,生活质量很低,幸福指数也很低。

所以,最终,从个人的性格和能力出发,我必须回到长线的路上来。

我觉得自己是耐力型选手,爆发力比较弱。学生时代,短跑最让我头疼,每次能勉强及格就谢天谢地了,但长跑却能跑满分。小学的时候,班级里经常玩丢手绢和击鼓传花游戏,每次玩的时候,我都紧张得浑身发抖,结束后很久都还有心理阴影,搞不懂谁发明了如此变态的游戏,还要被集体裹挟着一次又一次地玩。

投资与其生活其他方面一样,找到适合自己的节奏,才能做得更好。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