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人父母意味着面對混亂

——艾莉森·高普尼克《園丁與木匠》摘要之二

在漫長的歷史時期,人類和動物一樣,都是按照本能、習慣和傳統來養育孩子,直到20世紀中葉,隨着社會經濟狀況的變化,養育孩子變成了一項專業技能和一個吸金效應巨大的產業,這就是今天流行的教養(Parenting)模式。

中產階級父母是教養模式的有力推動者。他們把學習和工作模式套用到養育孩子上:設立明確的目標,並相信它們可以被教導得越來越好。

讓人失望的是,不管從宏觀還是微觀上看,教養模式都是失敗的。就美國而言,中產階級投入鉅額資金在教育上,美國的嬰兒死亡率和兒童貧困率卻在發達國家居於榜首。教養帶給家長無盡的焦慮、自責和挫敗感,帶給孩子的則是源源不斷的壓力。

養育和烹飪面臨相似的悖論。我們越是刻意控制飲食,就越不健康;越想讓孩子擁有快樂和成功的未來,孩子就越不快樂。最注重飲食健康的社會,肥胖率最高;最看重養育的社會,兒童貧困率反而高居榜首。

種種現象都表明:教養模式是一項糟糕的發明。然而,簡單迴歸傳統也不太可能。

精細的教養不能決定孩子的未來,那我們爲什麼還要投入這麼多時間、精力、感情和金錢來撫養孩子?

答案是因爲孩子需要。

混亂是童年的主旋律。日常生活中,混亂往往讓人抓狂,但是從發展和演化的角度看,混亂具有不可替代的價值。自然選擇就是最好的例子,隨機突變帶來了適應性。人類生出特點各異的孩子,才得以適應千變萬化的自然和文化環境。

人類的發展策略有兩步:先隨機生成多種可能性,再保留可行的選項。但我們並不會完全淘汰失敗的選項,而是把它們儲備起來,爲新環境和新問題做準備。

這個策略很成功,但是也有弱點。混亂和高效是矛盾的,探索和生存需要取捨。

人類解決這個弱點的辦法是“找爸爸媽媽!”父母給孩子提供一個受保護的、需求可以被持續且無條件滿足的幼兒時期,他們就獲得了混亂、變化和探索的空間。

表現遺傳學的研究表明,基因對體貌和精神特徵的影響十分複雜,就像蜿蜒曲折的十萬八千里長征。其中,最重要的一段路叫作基因表達。在童年時期,人的基因可以被啓動或關閉,從而顯著地影響成年後的性格。這一開關正是由成長環境決定的,哪怕是很小的因素,比如養育質量,都會起作用。總之,先天的基因特點和後天的不同經歷共同決定了基因的表達。不僅如此,遺傳還決定了孩子是否容易受到環境的影響。

在行爲遺傳學中,非共享環境對孩子的成長有着出人意料的強烈影響。這意味着,哪怕是兄弟姐妹,長大後也會截然不同,並且無法預測他們之間的差別。這些研究表明,多樣性和可變性是人類發展的基本規律。

大腦的生理髮育過程也決定了,年輕的大腦天生就要探索,成熟的大腦則負責運用。

每一代孩子都帶來新的可能性,這意味着爲人父母的意義也在不斷更新。無論孩子擁有什麼樣的特點,我們都會無條件地愛他們,盡己所能撫養他們。這爲多樣性創造了條件。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