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生於家庭貧困,爲什麼有人成爲寒門貴子,有人依舊拮据生活? 1. 信息力,影響關鍵決策 2. 洞察力,揭祕底層邏輯 3. 行動力,升級核心認知

兩個老農夫坐在田埂邊閒聊,幻想着皇帝的奢華生活。

其中一人說,“我想皇帝肯定天天能喫到白饅頭,想喫多少就有多少。”另一個說,“不止這樣,皇帝下地幹活兒,用的一定是金鋤頭。”

你或許會評價,貧富差異是人與人最大的鴻溝。

那麼,爲什麼同樣家庭貧困的孩子,有人長大後就能成爲“寒門貴子”,有人依舊只能拮据生活?

答案是認知差異。

別以爲夢想是公平的,夢想全部都依託在認知之上,超越不了認知。

那麼,究竟是哪些因素,拉開了人與人之間的認知差距呢?


1. 信息力,影響關鍵決策

如今的萬科,已經成爲國內房地產巨頭。少有人知道,1983年萬科剛成立時,主營業務是貿易,做飼料生意。

那時是改革開放初期,搞外貿賺錢的機會很多,但是選擇做什麼樣的生意,仍然有很大差別。

打算創業的王石去深圳南山區蛇口碼頭考察,發現那裏存放着很多玉米。經打聽,一部分玉米是從美國、泰國、阿根廷進口,經香港轉運到深圳做飼料的。

王石是鐵路子弟,對鐵路運輸很熟悉。瞭解到這個信息後,他腦海中浮現出一條商業思路:不如用自己的資源,成立一家飼料貿易公司,解決從國內北方城市到深圳的運輸問題。

到了1993年,王石決定做房地產,也是因爲信息領先。

深圳是經濟特區,房地產大有發展前途。與此同時,彼時的房地產行業還沒有形成門檻,即便是剛進場的企業,也有很大施展空間。

房地產投資,進場需要準確的信息和恰當的時機,做出急流勇退的決策,更需要對關鍵信息瞭如指掌。

SOHO創始人潘石屹曾在6年內拋售了250億房產,這個重要決策基於兩個數據,一是我國人均住房面積已達到37㎡,二是辦公樓的租金回報率約爲3%。

而潘石屹卻從這兩個數據中得出結論,人均居住面積已經達到了發達國家水平,房地產開發即將觸碰天花板。與此同時,租金回報率又低於銀行貸款基準利率(約5%~6%),靠租金賺錢已是無利可圖。

人都是依靠自己的認知來認識這個世界,但也認知束縛的生活着。

普通人看到信息,腦海裏也只有信息,看到1是1,想不出2、3、4……

信息力極強的高手,不僅能獲取到遠超常人的信息量,更能在腦海中處理加工,作爲關鍵決策的判斷依據。


2. 洞察力,揭祕底層邏輯

2015年,《羊城晚報》發了一篇報道,接受採訪的深圳警察說:“天秤座、處女座、天蠍座的人更喜歡違章。”

爲了支持這個觀點,警方還公佈了一組數據:在某年的8月3日至8月9日期間,在行人、非機動車違章總人數中,這3個相連的星座(出生日期爲8月23日至11月22日)的違章人數分別佔比10.5%、9.63%和9.0%,排在前三位。

有如此精準的數據,警方關於星座的推導聽起來嚴絲合縫。

可是,交通違章和星座之間究竟是如何相互關聯的呢?

讓我們帶上洞察力的眼鏡,再往深處探究一步。

原來在北半球低緯度地區(比如深圳),9-11月恰好是生育高峯期,所以在深圳,天秤座、處女座和天蠍座這3個星座的人口比例偏高。

因此,對應的違章人數比例自然也更高。

人們總想透過現象看本質,但有時候,你看到的“本質”其實是另一件事的“現象”,而並對影響事件發生發展的最底層邏輯。

比如,你工作很努力,但是升職加薪的事總是輪不到你,一定是因爲領導偏袒其他同事嗎?還有另一種可能,就是你不擅長彙報,從來沒有在公開場合展現自己的實力,錯失良機。

再比如,孩子白天上課打瞌睡,有些家長會認爲孩子不好好學習,嚴厲責備孩子一頓;另一部分家長想到孩子上了課外提高班,作業負擔更重,經常熬夜,反而影響了學校裏的正課。

洞察力強的人,遇事有先見之明,能察覺別人的不覺,眼光獨到,神機妙算。

培養洞察力的重點,在於帶着好奇心,追問幾個:爲什麼?

直至挖到揭露事物之間相互關聯的底層邏輯。


3. 行動力,升級核心認知

泰國一個18歲少年,父母經商失敗,虧了4000萬,只好變賣家產、搬到異國他鄉。

少年繼承了父親的商業頭腦,懷着滿腔初生牛犢不怕虎的心氣兒,經過連續創業,最後通過賣海苔,用2年時間幫父母還清債務。

26歲時,他成爲了億萬富翁,被視爲“生意場上的奇蹟”。

這是泰國海苔大亨艾提帕特的真實經歷,後來被改編成電影《億萬少年的頂級機密》。

艾提帕特是天才嗎?

並不是。

恰恰相反,他曾是父母老師眼中的“問題少年”。

高中時,同學們在認真聽課,他卻在老師的眼皮子底下打遊戲。意料之中,艾提帕特高考落榜,恰逢父母經商不利,他只能選擇復讀。

即便有商業天賦,他的創業之路也並非一帆風順。

高二他通過打遊戲賣裝備賺到第一桶金,結果短短一年就被封號,又因爲投資盜版DVD而虧了第一筆錢。

高三時他不顧家人勸阻,買了臺機器開始賣糖炒栗子,可是因爲小攤位置不佳,生意冷淡。

之後,炒栗子的生意做不下去了,他又萌生了賣海苔的念頭,可是花光了所有積蓄,甚至把心愛的電腦都賣了,等生意有了起色,100萬的年營收額,也要40年也能還清債務。

艾提帕特的經歷恰恰印證了:

一個人賺到的錢都是認知變現,虧掉的錢都是認知缺陷。

最後,幫助艾提帕特翻身的是認知升級。

他回顧了學校裏的課程,意識到想要提高賺錢的速度,就要找到商業聯盟夥伴。於是他說服連鎖店7-ELEVEN 上架了自己的海苔,很快就賺得盆滿鉢滿。

很多人認爲讀書無用,是誤把知識的堆積,當做是認知升級。

實際上,一個沒有采取行動的人,不會有徹底的認知。

差生艾提帕特之所以能賺到錢,是因爲他把知識實實在在運用在經商過程中,從和小攤小販學叫賣聲,到從課堂中學習如何建立商業聯盟。

所謂成長就是認知升級,而真正想要升級認知,必須知行結合,把理論運用在實踐中。


世界上最完美的認知,就是不完整的認知。

因爲你會始終不滿於此,不斷升級迭代,不給自己的思維設限。

向內認知,向外行動。

雙劍合璧,改變命運。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