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你好!惟願靜守初心,讀書寫作仍然在路上



時光匆匆,轉眼半年過去了,六月已經落下帷幕,七月又是一個新的開始,我的讀書寫作一如既往,仍然在路上。

一、寫作路上,繼續爲自己加油,努力寫好自己

我想跟自己道一聲辛苦,持續半年的寫作和122天的日更,一路走來不容易,寫下的是往事,但往事並不如煙,因爲一路都是風景相伴,留下的是最好的自己。



(一)下半年的寫作路上,少不了日更打頭陣。對我而言,每天千字日更考驗的是耐力和堅持,在持續的行動中尋找自己的機緣和創意。

——“我的生活故事”系列。這個系列擷取了易經、英語和詠春三個主題,每週三篇,細水長流,不急不緩,只想隨性而爲,隨心而走,不刻意雕琢,性情流露足矣。

這個系列原本只是爲了應付日更,湊湊篇數而已,但寫着寫着,卻心有靈犀一點通,這三個主題可以將自己過往的一些生活志趣串聯起來,那些寫不盡的念頭和執着源源不斷地噴湧而出。

“易經的故事”,讓自己一點點地融入中國的文化、歷史和地理山川之中,感悟中華國粹的博大精深,始終保持着赤子之心,邊寫邊學,邊學邊寫,每天都是進一寸有一寸的歡喜。

“英語的故事”,不僅僅是語言本身,更多的是想從中釋放自己的心情和壓力,英語對我而言,就是穿着開襠褲一起長大的發小,一路走來,經歷了不少風雨,始終不離不捨,勾引起的一道道如煙的味道會讓我輕鬆不少。

“詠春的故事”,從一開始就是滿足自己的大俠夢,也有很多自己對於武術和健身的想法,只是借用詠春的故事督促自己堅守這份夢想而已。



——“我的職場故事”。這是每週另一個日更系列,主要是借影視故事和熱點事件聊聊職場那些事兒,這個系列的目的還是爲了配合寫書創作,收集些零星的想法和素材,也許日後可以用得上。

——“每週日更復盤”。這個系列是對每週的日更情況進行復盤,重點還是想對讀書寫作做些系統性的思考和總結,提煉些適合自己的讀書寫作路子。

——“散文隨筆”。每週兩篇美文類的散文,感到自己纔像是真正的動筆寫作,找回了當年學校作文時的感覺。儘管要從歲月的記憶中搜腸刮肚,不過當寫作能夠讓自己回到過去的時光,返老還童,還是挺有意思的。



(二)下半年的寫作路上,繼續嘗試寫書創作,給自己加加壓。以前出版過幾部翻譯作品,但是嘗試獨立寫書還是第一次,所以只能摸着石頭過河。下半年爭取完成簽約公司的一部職場書籍初稿,這本書針對職場的底層生存狀態,從零開始重新認識職場,經歷一個完整的職場週期,幫助搭建一個比較完整的職業佈局,體系化地展現職場上的一套工作方法。

與職場領域寫作相配套,嘗試逐步在頭條和百家號上開設職場類領域的專欄寫作,作爲深耕領域長期堅持。



二、讀書路上,堅持輸出倒逼輸入,繼續以差異化策略推動閱讀

上半年讀書這一塊基本荒蕪,下半年需要下些氣力扭轉這樣的局面。具體是採取差異化的策略,立足寫作和日更的輸出需求,以及個人知識體系搭建的需要,有重點、分層次、有節奏地推進讀書開展。

(一)主題閱讀。基於搭建個人知識體系框架的需要,下半年聚焦經濟學主題,重點完成美國經濟學家曼昆的最新8版《經濟學原理》(包括微觀與宏觀兩冊)閱讀任務。

(二)項目閱讀。這是一種功利性閱讀,帶着項目和任務進行規模化閱讀,可以很好地發揮閱讀的主動性,收穫也是最大。重點是配合寫書,選讀一批職場領域的書籍,邊收割邊消化。

(三)清單閱讀。清單閱讀主要是基於日更寫作的需要,查漏補缺,化整爲零,貴在平時的點點滴滴,聚少成多,集腋成裘。具體操作上,可以定期梳理一批重點書單,按照輕重緩急的節奏,排出閱讀檔期,逐步消化。

比如,以前不大寫作,所以至今還沒有完整地閱讀過一部寫作方面的書籍,在積累了一定量的日更以後,感覺有些手感了,可以查漏補缺,系統地讀些這方面的書籍了,所以這個月梳理了一批寫作方面的清單。第一本書就是寫作大神張凱老師的簽名書籍《寫作訓練課》,這本書自收到以後在案頭擺放了3個多月時間了,這是一本好書,但是卻被我耽擱了,有些愧疚的感覺。

讀書寫作永遠在路上,人生諸事難長情,惟願可以在浮華塵世中,靜守這份初心。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