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場景寫作,你也可以用碎片時間在手機上日更(續三)



這是第18周覆盤,持續日更126天,寫了126篇千字文,碼出18萬餘字。

我的日更都是用碎片時間在手機上完成的,儘量降低日更對正常生活的影響。

見過不少文友提起,寫作需要凝神聚氣,最好是大塊時間一氣呵成。這樣的想法,對我而言,每週一兩次可以,但是天天如此,除非是專職作家,否則很難實施。

所以,我從一開始就在探索思考如何把日更寫作這件事兒肢解到日常的碎片時間中,要求是每天不少於一千字,寫出來的東西看上去像篇文章的樣子,至少自己能夠接受,不是那些應付日更的碎碎念或流水賬。



碎片化時間寫作,的確是個挑戰,畢竟寫作是個高強度的腦力活動,需要整塊時間思考,最好能夠在大塊時間的凝神聚氣中,進入一個心流狀態,一氣呵成。

還有一種寫作方式,好像是古典老師提出來的,他綜合利用了碎片時間和整塊時間的優勢,提出碎片時間思考,大塊時間執行。

這種寫作時間管理模式,的確適應寫作的創作規律,而且勞逸結合,張弛有度,操作起來十分可行。我現在的寫書過程就是採用這樣的時間分配模式。

但是,每天一篇的千字日更,不可能每次都有這麼多的大塊時間,那麼一定得找到另一個適合日更寫作的時間模式,這隻能是碎片化時間了。



很多關於碎片化的爭議在於,過多依賴碎片化會讓你的思維變得狹隘,難以進行復雜的高強度的思考,這一弊端不僅體現在閱讀上,而且更是寫作的天敵。

通過100多天的日更實踐,我發現,唯有場景寫作可以化解碎片化運作給寫作帶來的弊端。這個還是我從應對碎片時間給閱讀造成的困擾中收到啓發的。

碎片化閱讀雖然節省了大塊時間,提高了閱讀效率,讓你感覺每天收穫滿滿,但是它的碎片成本卻是任何時候都改變不了的,這就是讀過基本就忘!



爲此,我採取了兩個對策來應對碎片化閱讀的困境。一個是搭建個人知識體系圖譜。這就像一個收納箱,或者一張互相關聯的大網,無論什麼碎片化閱讀內容都可以藉助個人知識體系圖譜,分門別類地一一收納進去,或者一一關聯到這張網上。如此一來,所有的碎片化閱讀都和我的知識圖譜發生關聯,有點類似吸星大法,這樣就不容易忘記。

另一個對策就是場景閱讀。其實,我們在閱讀中獲取的那些有價值或者不大會忘記的單點知識,都是場景化的,也就是可以依據自己的生活經歷或者認知經歷,真切地感受到的那個單點背後的場景。所以,場景閱讀也就是以自己熟悉的場景爲單位展開閱讀,這樣無論在什麼時候中斷閱讀,我們都無需從頭開始,只需從任何一個場景切入,就可以隨時繼續我們的閱讀。

在我把場景閱讀的體驗移植到日更以後,就實現了場景寫作。沒有想到,場景寫作可以很好地治癒碎片化寫作中的思考力問題,因爲只要你的場景存在,那麼你的思考就不會斷片。

那麼怎樣在日更中運用好場景寫作呢?其實,無論是場景閱讀,還是場景寫作,它們的底層邏輯都是場景思維,二者本質上是一樣的。因此,場景思維是提升我們閱讀寫作思考力的支點。(待續)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