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眼兄弟

一看到窗外碩果累累的龍眼樹,就想起老家的兩對“龍眼兄弟”。

在我家老房子對面的水美嶺中段有一對“龍眼兄弟”,據說是曾祖父種的,我認識它們時,它們已經有近百年的樹齡。這對不服老的兄弟長得高大魁梧,雄偉壯觀,樹高有二三十米,主幹順溜,沒有旁逸斜出的枝葉,到了樹梢才長不少枝葉,就像戴了“高帽”。這真是樹中的偉丈夫。兒時,站在大門口,就能一睹它們的風采。它們的根部緊緊靠在一起,而主幹東西朝向,各走一方,就像一對親兄弟,根在家裏而志在他鄉。東邊的樹幹有水桶粗,是大哥;西邊的樹幹瘦了一圈,是小弟。多少個果實成熟的日子,孩子們在樹下徘徊,望樹興嘆。

當時,我最佩服六舅,雖然他只長我一歲,可是膽大心細,動作協調,而且不恐高。他上樹就像是小猴子一樣,手腳並用,輕快敏捷,剛在樹下轉眼間就到樹梢。我仰着頭緊盯着他,怕他掉下來,可是他鎮定自若,穩穩當當,不一會兒就把一簇簇黃褐色的龍眼拋下來,我撿現成的,把它們疊在一起,很快就像小土堆。有時還可以在龍眼樹下的竹叢中找到一些小花筍,採摘後捆在一起帶回家給奶奶煮芥菜乾。那是一段危機與甘甜並存的日子。

另一對“龍眼兄弟”在古榕樹的背後。這一對“老兄弟”枝幹南北分離,根部緊緊並在一起。它們的年齡更大,應該有幾百歲了,長得氣勢磅礴,遮天蔽日。南邊的枝幹更粗,如小水缸,是大哥;北邊的枝幹瘦了兩圈,而且長勢比較平順,是小弟。這兩兄弟都略顯老態,結的果實不多。但因爲枝幹很粗,又比較平穩,孩子經常在放牛回來後到這兒爬上爬下,捕蟬捉蝶,甚至藏到密密疊疊的枝葉間躲貓貓。不玩個痛快就捨不得回家。

隨着樹齡的增長,兩對龍眼兄弟漸漸不結果實了。但每到冬末春初,總是抽出淡紫翠的鮮嫩芽葉,一到夏天就又鬱鬱蔥蔥,密不透風。

聽老人們說,龍眼樹是家樹,就像是兄弟姐妹一樣,晨昏相伴。它結不結果實不重要,就像親人發不發達不重要,割捨不斷的是親情。龍眼樹還有圓滿吉祥,甘甜和美的寓意。這兩對龍眼兄弟,枝分東西,幹朝南北,不就是把祝福撒向東西南北,全方位地祝福鄉鄰們都過上和美甘甜的日子嗎?

後來走的地方多了,我才發現:不少村子村頭裏尾,屋前房後,種植的樹也以龍眼居多。它沾滿人間煙火味:樹梢被炊煙燻黑了,樹枝上蹲坐着花公雞,樹下小鴨跑,老狗叫,還有黃牛啃着草,這都是常見的充滿鄉村氣息的景象。

龍眼樹花開不美,沒有觀賞價值;有不少農家龍眼樹並非良種,結的果實是“鈕釦眼”,個頭小,肉質薄,甜度低,食用價值不高,更不用說經濟價值了。但是多少人們卻選擇種植了它,除了人、樹相伴,共同成長之外,應該也是取其圓滿吉祥,甘甜和美之意。畢竟人們對幸福生活的祈盼是一致的。

再次想着兒時的“龍眼兄弟”,我漸漸明白,先前,先祖們種植龍眼樹,應該還寄寓着對生活的美好期盼。鄉親們代代守護,代代相傳,越傳越遠,讓越來越多的人們共同守着這份祈盼——圓滿吉祥,甘甜和美。

今天,我們不是已經實現了這份祈盼了嗎?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