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快速了解企业在做什么?

一个写了很久的公众号《Hans在路上》,分享一路的新知感悟,期待你的关注。

看到这个问题,你的浮现的第一想法是什么,可以先停留30秒思考一下。

···

前两天,公司来了一位金融行业的大手,且叫他A总吧。

人家也是技术出身,做了十多年C语言,过来参与讨论,指导公司的核心能力构建和战略方向。

由于原CTO离职,现在是我在负责这些系统,还有原来的研发团队。

在给他介绍系统,还有一些交流中,留意到他了解的切入点还是蛮犀利的。

短短一个小时的互动,基本摸清了公司建设了的几套系统,并且站在他的经验和角度,给出了不少中肯的建议。

那他是怎么思考的?

先抛开他有没有同行业经验,他的一些思路值得我们借鉴下。

开始,A总要求先了解下我们现在都有什么系统,劈里啪啦一通介绍,大概有xx1、xx2、xx3这些系统,大概的定位和应用场景等。

到这里,最多只是对我们的业务系统有了大概的了解,还没到可以针对性给出具体建议的地步。

接下来,他要求我们详细介绍和展示所有业务系统数据流向,那些系统是数据的入口,那些系统是数据的出口,中间过程可以酌情忽略。

在数据入口的系统中,数据的维度都有哪些,有没有核心的关键数据。

这个很重要,数据并不在多,而是在于有价值。

哪些是关键数据?

比如我们公司是深耕交通行业的,对于车辆来说,关键数据就是vin码;对于用户来说,关键数据就是手机号码。

这些关键数据缺失,我们是很难构建出来强的数据能力的,那么整个业务闭环就有问题。

如果说工业时代是由石油驱动的,那么来到互联网时代则是由数据驱动的。

在互联网行业里,数据是行业流通的血液,所有部署下去的系统,无论是B端还是C端,几乎都是数据的输入端和输出端。

了解到这层,大概就可以知道A总为什么会这么问了。

好了,有哪些系统,系统的定位和场景,系统的数据流向,数据维度几乎都清晰了,A总陷入了深思,估计现在他大脑的模型在激烈碰撞。

过了一会,A总总结了我们公司的优势,我们应该长期坚持的方向,以及我们存在的数据短板。

这里要提一下,关于数据短暂这块,A总有个思路特别好,也是现在外面很多大企业会用的。

比如说在所有的数据维度里,某个场景下用户手机号码只有甲公司有,但甲公司无法直接提供手机号码,这是不合规的。

但我们可以通过与甲公司合作,创造一个数据应用场景,手机号码转化成一个标签或者一个其他的标识,我们就用这个标签的数据。

这在法律上规避了一定的风险,在数据应用上又能满足我们的需求。

这也是为什么你在淘宝上输入的商品,打开京东也会看到类似的,这是因为他们底层进行了数据合作,当然不是直接原始数据的提供,而是数据迂回脱敏后提供。

看到这是不是大呼,这些企业太坏了,我们无时无刻不被数据喂养和引导,以达到企业方的某些预期。

对于用户来说,确实不讨喜;对于企业来说,合理地应用数据是更有利于资源的分配。

最后,A总还说从事IT行业,特别是技术出身的人,视野不要仅仅局限在技术这个点上,懂业务特别重要。

有机会就要跳出来,升维去看,技术、产品这些都是业务实现的手段。

产品是业务实现的呈现,技术是业务实现的基石。

不要本末倒置,用末的努力来掩盖本的规划不足。

对企业来说,真正重要的是根据外部市场环境和需求,构建出来更高效的业务闭环和解决方案,对行业实在地解决问题和创造价值。

作为企业的掌舵者,要时刻意识到,多从外部寻找机会。

其次,才是支撑性的产品和技术。

先取势、明道,再优术。

只要方向对了,事情就会越做越容易;相反方向错了,事情就会越做越难。

总结一下:

1、了解企业在做什么事,可以从企业的布局系统找到答案。着重了解系统的定位和场景,关注数据流向,和数据维度。

2、先跑通验证业务闭环,留意数据是否足够核心,其次才是产品和技术实现。

3、穷则思变,如果原本的业务闭环有缺陷,可以在业务环节中创造性地引入解决方案,比如业务场景和三方合作,共享脱敏数据等。

4、不管哪个行业的从业者,都应该不时跳出局部,升维去看现状和问题,容易激发不一样的思路。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