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暑:化伏爲安,清涼無限

成日忙於紙上談兵,雲間種地,都沒發現,遠處田野裏大片金黃的麥田何時消失不見,誰家院落裏一架絲瓜花開得上房上天,如火如荼,時已小暑了。


雖然到了小暑,天氣還不算太熱,田野上涼風吹來,隨手翻宋詞,翻到朱敦儒一首《鷓鴣天·西都作》:我是清都山水郎,天教分付與疏狂。曾批給語支風券,累上留雲借月章。 詩萬首,酒千觴。幾曾著眼看侯王。玉樓金闕慵歸去,且插梅花醉洛陽。


很是喜歡,也算應景。起首一句:我是清都山水郎,開門見山,直抒胸臆,自得自許,卻令人只生歡喜不生厭,直有太白之風。清都是傳說中天帝居處;山水郎是爲天帝管理山水的侍從。


這首詞曾經在北宋末年風行汴洛,作者以“斜插梅花,傲視王侯”的山水郎自居,直率地說出自己不戀紅塵,放浪山水的心願。《宋史》中說“敦儒志行高潔,雖爲布衣,而有朝野之望。”皇帝曾召他作學官,他固辭不受,說:“麋鹿之性,自樂閒曠。”


心裏暗道:哼哼,他是山水郎,徜徉青山碧水間,青襟灑落,不記流年;我是山水女郎,潛藏詩書故紙中,墨筆如椽,羅衣勝雪。俗話說心靜自然涼,在擾攘紅塵中,讓自己慢下來,靜下來,沉下來,修一顆清涼心,尋一處清涼境,抄一首清涼詞……暑熱自消。


讀一段實錄故事,不由感慨:你要是一隻元青花,得遇見古董商才價值連城;遇見無知無識的人,沒準也就是一隻普通的鹹菜罈子……所以,有時候不是你不夠好,只是對方不夠看見你的好。


抄錄晁補之一首《玉溪小暑卻宜人》來繼續我的計劃,然後坐在書桌前,沐浴着清涼的晚風,敲下這段文字,這個小暑是愜意宜人的了。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