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的自然态度

1.  爻与做事的三个层面

    《易经》是中国的哲学起点,是五经之首。“易”是变化、改变的意思,“经”是改变的规律。改变的规律就是易经。《易经》是对事情发展和变化规律的一种判断、理解、甚至是一种推导的哲学体系 。自然态度

      稍微了解《易经》的人都知道,《易经》里面的爻,就是我们每天生活的状态——交叉的状态。我们每天生活的细节,全部是一种相互的交叉的状态。这个爻,能不能看到人的存在?一般人看到的是事情,从上从下都可以找到人,这就是事情的交织。当人和人发生关系之后,这个事情该怎么去判断,怎么去处理,怎么去去发展,这就是《易经》带给我们的智慧 。

    人做事有三个层面 :

      第一个层面的人看到的是事情,每天乱七八糟的事情,这是很痛苦的人 。一般给我提问题“怎么办”的人,基本上看每天的生活,全是事,里面没有人 。

      第二个层面的人能看出里面人的参与,人的存在。第一个层面的人,看到事的人只会去琢磨事;第二个层面的人,看到人的存在的人,他会谋局,他不会再指望他的双手去解决问题,他要把里面人的秩序、人的关系摆好,这样他面对的事情自然就化解了 。

      山东有个家长,她原来特想给他儿子讲一个事情,她觉得他自己直接讲不行,她把信写好,寄给她远方的一个亲戚,让她这个远方的亲戚再寄给她的孩子。这个过程表面上看母亲没有参与什么,实际上母亲把人谋得比较到位。孩子得到这个信息之后,心动的很厉害,感动了很长时间 。

      这是第二个层面的人,会谋局,用参与其中的人加起来就是一个局,也就是这个事我要解决,有可能会影响到几个人,这几个人我怎么样把他们的位置和顺序,这个事情就自然化解了 。

      我们通过这个“爻”字,先了解我们每天都要面对这样一种错综复杂的局面 。

      比如孩子的作业,如果我们天天盯,你一个人下手盯,盯不住,如果让老师偶尔点一下孩子作业,在乎一下孩子的作业,这是一步;另外一个,可以找和孩子同龄的同学,让他们去刺激一下、欣赏一下孩子的作业;或者说我们家长提醒孩子的时候,不要直接提醒,让一个居住比较近的另外一个孩子打电话问你们家孩子的作业情况:“今天布置什么作业了?我怎么不会做?假如有这么一个局面在里面,我们内心需要处理的事情就可以很轻松的实现了 。

      比如指出孩子的毛病,这个毛病谁指出孩子心里最舒服,就由谁来指出这个毛病,小毛病可以让妈妈来点,大的问题、原则性的问题有父亲去面对。原则性问题,父亲把脸一拉,就可以给孩子谈原则性问题。父亲不要在小事上念叨,念叨得多了,孩子大的原则就没人管了 。

      我们今天看到的这个“爻”字,每天生活就是这个“爻”字,这个字里面我们要看到人的存在 。

      第三个层面的人,能够从这个“爻”字,从这种状态里面发现规律,了解事情发展得来龙去脉,它怎么来,往哪个方向去,这是更高明的。这样的人一般在处理事情时只在关键引领的点上碰触一下即可 。

2.  太极是万象的根本

        为什么要藏在我们家长自然的状态呢?《易经》强调的最根本的一个问题就是自然的力量——太极,太极就是大自然。这个大自然里面有一个东西,是万象的根本。万象是什么?是外在的表现,万象的根本,就是万象之所从出。孩子所有的表现都来自我们的状态,所以各种各样的表现,比如孩子不爱写作业,孩子不爱上课,或者回家爱玩游戏等等,这些都是源于我们对他整个教育过程的积累。你觉得孩子不自然的时候其实是我们在他的整个教育过程中先不自然了 。

  3.  家长应回归自然的秩序

      家长回到我们父母这种最自然的状态的时候,就已经赋予教育孩子最完美的秩序。因为我们家长回到父母的自然状态的时候,我们的感觉,我们的内心是放松的,平静的。内心越是放松和平静的家长,感应孩子情绪能力就越强。我为什么要强调我们的表情呢?表情一紧张,心就失去了感知别人的能力,我们身上这种自然的、对孩子的教育能量就无从释放。这告诉我们,要想把教育做好,就应该遵循我们自然的这种身份。

      孩子一生下来我们就成了父母,这是自然定位、自然角色。要从这种自然角色里谋求我们和孩子的相处、和孩子相互交流以及教育的秩序,谋求最完美最自然的秩序 。

4.    自然赋予人的真善美

      什么叫自然状态?回到赤子间断,我们刚生下来的时候,我们对外界的感觉是非常灵敏的  ,我们母亲对孩子的感觉也是非常敏感的。尽管那时候孩子还看不到东西,也说不出话,但是他的任何一个动作都能传递给母亲内心一个清晰的信号,孩子一闹你就知道他是困了,是要尿尿还是要吃奶,很清楚孩子是哪儿不舒服了。母亲顺着感觉就过去了,没有什么判断依据,完全是凭感觉,这种感觉就是最完美的秩序。孩子给你讲他内心的话,如果我们父母都听不懂他在说什么,这种自然的秩序就已经是不完美了,遭到破坏了 。

      自然赋予了人们“真”的标准,真实的标准就是我们要把眼光转回自己身上来,审视自己偏的状态,审视自己偏离自然有多远。当我们自己内心都别扭的时候想让孩子舒服,这只能是一种幻想 。

        真的标准、善的境界、美的形态都通过这样的一种自然状态去表现,去让孩子清晰 。

5.  无思也,无为也,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

    “无思也,无为也,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这一句话最厉害的是“感”,这种“感”是丰富的,能通天下。就是人回到自然状态的时候,这种感觉系统才变得灵敏、敏锐,而且不断地丰富,教育上特别需要这样的内心空间 。

      我为什么能看出家长做教育的状态呢?因为有的家长脸上的表情太单调了,眼神里面转悠不开的就是那两个字——学习,这样的表情没有感觉。我们教育孩子是在用生命做一次艺术创作,我们的家庭教育是教育艺术的创作,没感觉的人创作出来的东西肯定不好看。这需要感觉,需要一种热情,需要一种很自然的状态去感知孩子 。

      我们要把家庭教育定位在这个点上——塑造生命艺术。孩子是艺术品,不是标准件,现在家长都跟着学校一起去把孩子加工成一种标组件。我们在家里要雕塑的、塑造的是孩子生命的艺术和生命的品质 。

      一张白纸,让孩子随便在上面甩几个黑点,剩下的交给家长来完成这一张画,我们能画出什么样的内容?如果这样的一张纸交给一位绘画大师,他画出来的画会价值连城,这个绘画大师就是教育大师。如果你的孩子放到教育大师手里面,这个教育大师可以把孩子培养成非常优秀的人才 。

      我们在其他地方、其他空间里,比如工作、社交,我们都可以没感觉,但是面对教育、面对孩子的时候,我们内心要充满一种丰富的自然感觉,去感知孩子。感知能力强的人发现能力也强。我们要学会发现自己,发现我们自身所蕴含的教育的能量,以及所承载的教育孩子的文化内涵 。

      自我发现比较丰富的人才可能有条件、有能力去发现别人。心理学上有一句话,能够了解别人是聪明的,了解自己是智慧的,但是要清晰准确地发现别人,前提是对自我发现的清晰。所以每一次面对家长,面对孩子,我内心里先是一种排空的状态,这种空不是什么都没有,而是感觉特别丰富 。 

        “感”非常重要,感而遂通天下之故。这个“故”是什么?就是来龙去脉 。

      无思无为,寂然不动,这是一种力量强大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我们家长具备的状态。只有强大到这种状态的时候,我们“感”的力量才释放出来。天天忙,天天琢磨,这个“思”是一种自我思考,自我判断,不是依据孩子。凡事说话中“我”字带的比较多的人,爱思考,爱依据自己去思考别人,比较自私,比较自以为是 。

      “无思”就是不要看、不要依据自己去思考别人 。

        “无为”就是不轻易动。因为每一个人身上都有强大的自我修正、自我修复的能力,不轻易动 。

      寂然不动就是“静”。这个“静”的力量,能把一个人天生的内在力量聚积起来,能调动我们自身的积极因素。比如人生病的时候就要静养,静养的目的是把你自身的积极因素调动起来,把这个病给化解掉。我们吃药打针,那个吃的药打的针都是尽快促使我们归于静。身体处于这种经的状态,里面很多的积极积极因素才能出来,才把病给慢慢的排掉。中医里面强调的不是治病,不是把病制服,而求的是病毒和人身积极力量的一种平衡,一种和谐。即便是把这种病给制掉了,中医也不叫治,叫化解掉,化解完全是靠人自身的力量。但是药物能起什么作用呢?能让人的内心、人的整体归于静的状态 。

    人生病的时候,让人很容易回到自身琢磨自己的事,病痛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内心什么都不考虑了。如果医生告诉你,你还有三天的活头,这个时候你什么都不计较了,看谁都说“过年好”,有一句古话说“人之将死,其言也善”。为什么呢?那个时候你全放开了,心里空了,将一切都看得很美好 。

      我们家长做教育,孩子刚上幼儿园的时候内心期待他一定要优秀,上小学的时候让孩子一定要有个大理想,上初中的时候想着孩子能有个小目标,能考个好高中就不错了。到孩子上高中时想让他身体健康就不错了。有的孩子上了大学,家长内心的渴望是什么?是我的孩子能够活着回来就不错了。现在大学生自杀的事就不叫事了,都不是新闻了 。

      这就是毛病越大的人他的目标降得越低。教育毛病出得越大,教育目标就降得越低。降到什么程度呢?降到人能活着这个底线 。

      没太大能量的人,天天在忙,什么事都参与。我们不要轻易动,教育孩子的时候,努力地尝试寂然不动这样一种状态。孩子的事,家长不要参与太多,就是孩子自己能力范围内的事我们不要轻易去动。我们做饭也好回家做家务也好,只不过是创造出一个更适合孩子的空间,这个空间我们要下功夫去做,孩子的空间我们不要轻易闯进去 。

      孩子的空间不让你们动,实际上是在提升孩子在家庭中的尊严。为什么讲尊严是一种空间?对孩子的尊重,尊重他自己的判断和选择,你不参与本身就是一种尊重。比如孩子写作业你在旁边坐着,那是严重的不尊重孩子。为什么?你不相信他。空间是信任,是尊重,是尊严。孩子的事你一参与。就证明孩子自己没有能力独立完成 。

      家长寂然不动,就等于把最大的空间留给了孩子,同时也给自己留出空间,不给自己找别扭。你说吃完饭你出去溜溜弯不行吗?你坐到孩子身边看作业干吗?孩子的作业还要你检查吗?如果要你检查的话这里面的东西也在减少。因为你首先要检查的是错在哪里,甚至有几分吹毛求疵的感觉,这样的人,谁跟你处时间长了都讨厌 。

      文化是一种空间,文化里面有这些如何让人觉得被尊重的规则和标准。怎么样让人觉得被尊重,文化给我们提供了价值判断的标准,让人觉得被满足,被需要,被尊重,让孩子在我们面前觉得有价值感,那就是给孩子提供了空间 。

      我说的空间不是给他一个房间。你们家房间不管多小,如果对孩子的尊重做到位了,孩子也不觉得小,孩子会觉得这个空间很大。因为这是一个心理空间,这样一个空间的设置和建构也确保我们家长能够做到无思无为。

    所以给孩子尊严、尊重、现任,我们家长的这种带有热情的宽容,同样也是一种空间。这个空间是什么?例如孩子做错事了,不要咬牙切齿地说:“我宽容你,就这一次!”那不行。要热情地宽容,一脸轻松地说 :“没关系,没事儿多大的事。”

      有的家长跟我说自己的丈夫太倔,太拗,丈夫能拗到哪种程度,甚至在做事的时候有他自己的优势。所以要带有热情,你可以把接受不了的这一面作为一个优点去欣赏,这就是略带热情的宽容。尽管他给你带来别扭,价值取向跟你不一样,但他这种价值取向肯定有他的发展、立足的空间,到那个空间里可能我们的状态倒不一定适应,甚至很不如他 。

      对孩子也一样,对丈夫也一样。要略带热情的宽容。不要心里冷冰冰的去宽容别人,这让别人很痛苦 。

      我女儿把我的一把紫砂壶给摔了,但壶盖在桌子上没有摔碎。我女儿当时吓得“哇”一下,我笑着说:“没关系,这儿还有个盖呢?”我说:“摔得声音挺脆的,把盖也丢下去吧。壶都摔了,留着盖也没意义。”我干脆用这个盖来化解我女儿内心的恐惧,甚至担心爸爸会说她,我把盖也摔了。摔到那儿没过5分钟, 她自己拿一把扫帚,拿一撮箕,去那儿扫了。她扫的时候我很高兴,很有热情的去接纳孩子,这就是空间。如果把这把壶摔了,我们只给她讲对与错,或者这把壶多少钱,今后不能再这么干了,最后连她打扫卫生的激情也给抹杀了,也就没有自我发展的空间了。热情地宽容女儿之后,她不仅扫扫,扫完以后她肯定要琢磨 : 今后我做事一定要小心。什么对与错还用我们再说吗 ?

      把空间做好,前提是我们得收住自己,收住自己也是回归到自然状态的一个开始

    本节内容节选自皇甫军伟——《家庭教育的捷径以心养心》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