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咏春生活|018 咏春:简单而不失时尚的生活


当时入门咏春拳时,我的想法和其他学武的人一样,就是快出功夫,所以对姜胜师父按部就班的传统教法有些不以为然。但是后来才慢慢领会到师父的良苦用心。

那个时候,咏春拳馆刚刚开张,甄子丹主演的《叶问》也没有上映,了解咏春拳的人不是很多,所以拳馆还是比较冷清的。

不管怎么样,我是拳馆的第一批弟子,尽管后面不少弟子的拳术远超于我,现在我的拳术也荒废生疏了不少,但是我这个大师兄的名份还是在的。



正因为这种特殊的身份和关系,我对姜胜师父授拳的用心良苦还是深有体会的。他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因人施教,因情施策”。我想这也是师父教拳的一贯风格。

姜师父是性情中人,为人率真,授拳随其本性而为,从不藏私隐私,你的能力能够接受多少,他就会传授你多少;你的优势适合什么样风格的咏春,他就量体裁衣,给你定制一套让你穿上去十分舒适的咏春技术。这就是“因人施教”。

我可能是姜胜师父设馆以来第一批中的第一个弟子,所以对我传授格外用心,我也像打了鸡血似的,格外苦逼,只要单位不用通宵加班,我每天晚上再迟都会驾车赶到武馆,和师父以及几个师弟过几招,练练手。有些时候武馆只剩下我和师父两人了,这才想起已经是深更半夜了。



每每回到那段时光的记忆,想起我的业余生活尽管单调,但是充实而又激情满满的。咏春拳占据了半壁江山,另外一半相让给了英语。

那个时候,左手咏春,右手英语,我的业余时间就这样被我玩于股掌之间。现在想想,那时的生活其实是简单而不失时尚呢。

后来,我随着姜师父在咏春这条道上越走越远,不仅学完了咏春的全部拳术、桩法、棍技和刀术,而且还进修了菲律宾棍法。

菲律宾棍尽管来自他国,但是一旦灌入咏春心法,它再也不是原来的那个菲律宾棍了,它在咏春的世界里活了过来。就像咏春拳本来没有六点半棍,也是在第四代传人梁二娣手中,对该棍加持咏春心法后,竟然成为咏春独有的六点半棍技。

这些让我感受到姜胜师父身上一种海纳百川、一以贯之的武者潜质,在他眼中,万事万物都活在咏春的世界里。这才是真正的吸星大法!



随着这些岁月,我也逐步领悟到咏春心法不仅仅是武技的灵魂,这只是一种小用,它还可以大用,这种心法一旦融于我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你会感受到咏春无处不在,它的呼吸和生命的温度,会在无声无息中化解掉你的烦恼、纠结和痛苦。也许这就是传说中的“以武入道”的境界吧。

想起当初,第一次入门咏春时,我的心境与梁博俦是相同的。可以想象,如果一直引以为傲的肌肉力量竟然成了咏春的“赘力”时,那个时候的心态任谁都是泪奔的。

传统的咏春人是不大可能进行举重、引体向上、虎卧撑这类健身训练的,也不会像拳击手或者散打手那样狠命地击打沙包的,为的就是避免形成“赘力”。

所以,如果我们看到一些咏春大师全身松松垮垮地没有一丝肌肉时,千万不能小觑他们,因为咏春是不尚力的,那些看似手无缚鸡之力的咏春拳手,也许就是特别厉害的咏春高手呢。(待续)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