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鄉老井

在我童年的記憶裏,印象很深的是故鄉后街的那眼老井。

據村志記載,這口老井是由我們逄姓人於清嘉慶三年(公元1798)年挖成。其形如酒瓶,肚子大口小,深約十米,井底直徑約三米,井臺是石砌的,井口用四根又長又寬的大石條聚攏成一個邊長約一米的方口,經年累月,石條都已經被磨得溜光,小時候爲了證明有膽量,孩子們經常在井口跨過來跨過去,大人看了免不了大聲呵斥驅趕,怕一不小心落井。井底鋪墊了蘆葦,以防取水時泥沙泛起。井的東南有一棵一摟摟不過來的大柳樹,剛好遮蔽了井口不被太陽曬到。在不遠處還有一盤石碾,跟老井相得益彰,透着古樸的韻味。

由於井水甘甜清洌,路人經過常會在此討水喝,臨走還會用自帶的水壺盛滿水留到路上喝。上小學時每次放學途經老井,尤其是炎熱的夏天,常有大娘大嬸在井邊打水洗衣服,見到有人提水,就會直接趴在水桶上牛飲,那種感覺好爽,不但解渴還消暑,當地人管剛提出來的井水叫“井拔涼”。那時候沒有冰箱之類的,喫西瓜前會把西瓜放到“井拔涼”裏降溫,喫時口感格外好。

後來村裏規劃街道,老井的北側有一條排水溝經過,前街的雨水污水就會流經這裏,天長日久老井就受到污染,井水漸漸不能喝了。村民做豆腐要用甜水,當初的井水可以直接用來做豆腐,可後來用了這井水出豆腐就少了很多,井水變成了“懶水”(指含鹽量高的水)。從此以後村民做豆腐以及日常喝水都要到西河去挑水,老井的作用就是洗衣服澆菜了。

爲了拯救老井,村民也組織過幾次淘井,把井底的污物清理出來,我也曾被用井繩拴住下到井底,站在齊腰深的冷冽井水裏,用手把掉落在井底的異物撈出。裏面有掉落的鐵桶、提手、井繩,還有淘氣孩子扔進去的磚瓦石塊。大人們快速地把井底的水提出,用鎬鍬再深挖一下,井底的泉眼汩汩流出清水來,但卻沒有恢復之前的甘甜清洌。

在外求學的幾年,故鄉回去的就少了,直到有一天發現古井已經蹤跡全無,井口的石條也不知被誰搬去哪裏,老井被徹底填埋了,大柳樹也不見了,只有那條排水溝還在。再後來老井的位置也蓋上了房子,老井只能留在記憶最深處。

以前的人們遷往外地,諸如六七十年代闖關東什麼的,都會從老井取一塊井泥,細細包裹好帶在身上,這或許就是寓意中的背井離鄉吧!據說井泥有一個妙用,那就是無論到了哪裏,若是水土不服,用當地的水泡一下井泥,煮水喝了立竿見影就會好。

只可惜,故鄉的老井沒了,不然我也會效仿古人取一些井泥,奔赴遠方。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